- 闫素梅;武汭;张满新;张东伟;郭咏梅;赵艳丽;郭晓宇;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试验采用3×3有重复的拉丁方设计,将12只试验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和混合油(棕榈油∶亚麻油=4∶6)。试验共3期,每期28 d,包括预试期7 d和正式试验期21 d。在晨饲0、6 h采集瘤胃液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体外试验中,混合油组α-亚麻酸(C18∶3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榈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混合油组中n-3 PUFA的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5)。在体内试验中,混合油组和亚麻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C18∶3n-3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n-3 PUFA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油在改善瘤胃液C18∶3n-3和n-3 PUFA组成方面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2025年12期 v.48;No.61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 曹丽娟;张金学;张建鹏;李晓燕;董伟;张国权;王玺年;郭龙;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腹泻率、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20.34±3.21) kg的60日龄断奶湖羊母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组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微生态制剂Ⅰ和0.3%微生态制剂Ⅱ。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60 d,1组和2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6.83%和12.08%,腹泻率分别降低了5.76%和11.36%;1组和2组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第60天,2组的体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第30、60天,与对照组相比,1组和2组葡萄糖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1组和2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组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Ⅰ和Ⅱ均能改善湖羊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腹泻率,微生态制剂Ⅱ的效果较好。
2025年12期 v.48;No.61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殷正艳;张永翠;徐云政;刘方圆;赵晓冬;尹作国;程光民;
试验旨在探究非常规饲料组合下精粗比不同的全混合饲粮对沂蒙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沂蒙黑山羊母羊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3组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3∶7(Ⅰ组)、4∶6(Ⅱ组)、5∶5(Ⅲ组)。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Ⅱ组黑山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黑山羊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黑山羊瘤胃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1),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黑山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黑山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黑山羊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研究表明,饲粮精粗比为4∶6时可更好地提高沂蒙黑山羊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加氨氮利用率,改善瘤胃发酵功能,达到较高的生长性能。
2025年12期 v.48;No.61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 于明;曲强;孙亚波;部卫平;王景春;程波;
试验旨在探究荆条嫩枝叶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月龄左右、机体健康、平均体重为(33.49±1.74) kg的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无荆条嫩枝叶),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用10%、15%和25%的荆条嫩枝叶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粗饲料。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小尾寒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的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3组肌肉中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色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肌肉中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荆条嫩枝叶可作为粗饲料改善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加肌肉氨基酸含量,添加量在15%时综合效果最佳。
2025年12期 v.48;No.618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翁吉梅;李晨;申李;张劲松;吴大江;李强飞;杜鹏飞;毛凤显;
试验旨在探究饲养方式对黔北麻羊肉质性状、屠宰性能、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0只健康、体重为(30.15±3.20) kg的黔北麻羊,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放牧组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肉色红度、肉色黄度、熟肉率均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舍饲组肌肉中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肌肉中检测出22种脂肪酸,舍饲组检测出23种。舍饲组二十四碳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二十二碳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研究表明,舍饲组黔北麻羊的肉质性状和屠宰性能优于放牧组;放牧组黔北麻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优于舍饲组,肉质更鲜美。
2025年12期 v.48;No.61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刘干;张文明;张凯旋;刘春海;韩俊平;王佳旭;李伟;陶春卫;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植物精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600只妊娠90 d、体重相近的“澳洲白×湖羊”杂交母羊,随机分成精油组(EO组)与对照组(CO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羊。CO组饲喂基础饲粮,EO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CO组相比,EO组母羊淘汰率降低9.22%,流产率降低43.76%,获羔率提高3.36%,多羔率提高36.03%,0~7日龄羔羊死亡率降低1.38%。EO组平均单羔初生重较CO组低0.12 kg,平均多羔初生重较CO组高0.42 kg。与CO组相比,EO组妊娠母羊产前30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前60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后第3天母乳中IgM和Ig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IgE含量显著增加(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后第10天母乳中IgM、IgA、IgE和Ig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喂植物精油可增强母羊妊娠期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效改善母羊健康状况,降低母羊淘汰率和0~7日龄羔羊死亡率,提高母羊产羔率和多羔羔羊的平均出生体重。
2025年12期 v.48;No.61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 胡文悦;谭凯;徐琪;韩帅娟;陈宝江;
试验旨在制备抗耐药性大肠杆菌(E. coli)特异性卵黄抗体(IgY)与壳聚糖纳米颗粒(CN)的共轭物(IgY-CN),并评估IgY-CN的体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通过化学偶联法制备IgY-CN共轭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特异性IgY的最小凝集浓度(MAC),以及CN和IgY-C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IgY-CN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其在人工合成胃肠道消化液(含消化酶)中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IgY-CN对E. coli细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异性IgY共轭CN形成酰胺键,特异性IgY抗体效价为1∶12 000,对E. coli的MAC为128 mg/L,CN和IgY-CN对E. coli的MIC均为2 g/L。抑菌曲线显示,CN和IgY-CN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IgY-CN在不同温度(25、30、37℃)下水浴加热5、15、30 min,在不同pH值(3、7、9)条件下处理2 h后,对E. coli的MIC仍不变。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IgY-CN仍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表现出耐酸性和耐酶消化活性。IgY-CN破坏了E. coli的细胞膜完整性,导致细胞质分布不均、细胞内容物泄漏,严重破坏了细菌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IgY-CN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抗菌稳定性,具有作为新型抗菌制剂防治动物病原菌感染的潜力。
2025年12期 v.48;No.618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王碧雪;张婷;唐雨虹;丁伊曲;卢广元;高业恒;王秋华;韦英益;
试验旨在优化涠洲马尾藻多糖酶解水提醇沉提取工艺,并评价涠洲马尾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建立响应面(RSM)回归模型预测最佳提取条件,测定涠洲马尾藻多糖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4 mL/g、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63℃和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涠洲马尾藻多糖提取率可达到49.52%。涠洲马尾藻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46%和81.84%。研究表明,试验采用酶解水提醇沉提取工艺提取涠洲马尾藻多糖的效果较好,且提取的涠洲马尾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2025年12期 v.48;No.61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刘冰汇;高瑞霞;范新阳;张永云;苗永旺;
试验旨在探究武定鸡叉头盒蛋白O3(FOXO3)基因的分子特征、功能分析及组织表达差异。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OXO3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CDS),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其分子特征、结构和功能。检测并比较了不同日龄武定鸡心肌、肝脏、脾脏、肺、肾脏、腿肌和胸肌中FOXO3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武定鸡FOXO3基因CDS长度为1 983 bp,编码一个由660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非分泌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蛋白包含叉头结构域(FH_FOXO3)、 KIX结构域(FOXO_KIX_bdg)和转录激活结构域(FOXO_TAD)。FOXO3主要作为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参与FOXO信号通路、线粒体自噬、细胞衰老、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等生物学过程。比较分析表明,鸡的FOXO3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物种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别是雉科动物。FOXO3基因在武定鸡所检测的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50日龄时,武定鸡腿肌和胸肌的FOXO3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研究表明,FOXO3基因与武定鸡肌肉发育密切相关。
2025年12期 v.48;No.618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 努尔阿卜杜拉·吾吉外力;比吉古丽·萨塔尔;樊琛;艾力·奥斯曼;杨会国;依明·苏来曼;
研究对比分析了皮山红羊与湖羊的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旨在为两个品种羊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选取健康无病的皮山红羊羔羊655只(公羔323只、母羔332只),湖羊羔羊698只(公羔340只、母羔358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饲喂,并在0、60、120、180和240日龄时测定体重和体尺指标,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体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60日龄时,皮山红羊公羔体重、胸围和胸深显著高于湖羊公羔(P<0.05);120~240日龄,皮山红羊公、母羔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显著高于湖羊公、母羔(P<0.05)。两个品种0~240日龄公羔的平均日增重均大于母羔。0~240日龄,皮山红羊公羔的平均日增重均大于湖羊公羔,皮山红羊母羔的平均日增重均小于湖羊母羔;皮山红羊与湖羊公母羔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及腰角宽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除了皮山红羊公羊120日龄管围与胸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其他日龄皮山红羊和湖羊各项体尺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优的为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度(R~2)值均超过0.993。研究表明,Von Bertalanffy模型对皮山红羊和湖羊体重的拟合效果较好,更适用于拟合湖羊和皮山红羊的生长曲线。
2025年12期 v.48;No.618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钱玺丞;张江雨;李智伟;陈佳曦;魏东南;刘强;梁浩;
试验旨在探究微波法提取博落回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为盐酸浓度、甲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率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0.12 mol/L、甲醇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min、液料比20 mL/g,此时,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率为4.20%,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为0.94%。研究表明,经响应面优化的博落回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含量稳定可靠。
2025年12期 v.48;No.618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 罗琰;高博;刘盛楠;石福岳;郭海龙;杨永强;侯璐璐;
试验通过对静原鸡不同类群胸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静原鸡肉质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选择180日龄静原鸡4个类群健康母鸡各5只,采集胸肌组织。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筛选不同类群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随机挑选9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显示,试验共获得123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40个,下调基因83个。显著富集的GO功能条目有64条,DEGs主要参与肌肉器官发育、横纹肌组织发育、肌肉组织发育、横纹肌细胞增殖和脂质修饰等。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有11个,DEGs主要富集在酪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甘油磷脂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信号通路中。9个DEGs的RT-qPCR结果与RNA-seq结果趋势一致。研究表明,前列腺素D合成酶、甘油磷酸胆碱磷酸二酯酶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肌肉生长抑制素和肌动蛋白α心肌1是影响静原鸡肉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甘油磷脂代谢、酪氨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静原鸡肉质性状的调控。
2025年12期 v.48;No.618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 刘龙香;陈绮晴;刘蒲临;高瑞杰;缪礼鸿;
试验旨在筛选出可高效降解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双层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从不同的水体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光合细菌。对不同菌株的NH_4~+-N、NO_2~--N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降解NH_4~+-N和NO_2~--N功能的沼泽红假单胞菌YS-2,并与地衣芽孢杆菌3-23混合制成复合菌剂。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均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复合菌剂的降氮能力强于单一菌剂,48 h时NH_4~+-N、NO_2~--N的降解率分别为87.27%和58.59%。当降解条件为pH值7.1、混菌量0.5 g/L、接种量1.3%、25℃、2 500 lx光照培养48 h时,对NO_2~--N降解率达99.69%,NH_4~+-N降解率达91.59%,降解效果较好。研究表明,YS-2与3-23复合菌株可在一定条件下高效降解养殖水体中NH_4~+-N和NO_2~--N,试验结果可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改善水体污染提供参考。
2025年12期 v.48;No.61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