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麦饭石-沙蒿多糖-有机酸复合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章嘉诚;陈鹏;李胜利;金鹿;任金来;张春华;付乐;孙海洲;

    试验旨在探究麦饭石-沙蒿多糖-有机酸复合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体重(21.55±2.43) kg的阿拉善绒山羊断奶羔羊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g/(只·d)麦饭石+5 g/(只·d)沙蒿多糖(AP组)、5 g/(只·d)麦饭石+5 g/(只·d)沙蒿多糖+3 g/(只·d)单月桂酸甘油酯(APM组)、5 g/(只·d)麦饭石+5 g/(只·d)沙蒿多糖+5 g/(只·d)延胡索酸二钠(APDF组)、5 g/(只·d)麦饭石+5 g/(只·d)沙蒿多糖+5 g/(只·d)包被丁酸钠(APSB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APDF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提高18.13%。APDF组和APSB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AP组空肠和盲肠封闭蛋白1(Claudin-1)、十二指肠和结肠的封闭蛋白2(Claudin-2)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结肠的闭合蛋白(Occludin)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APDF组空肠和盲肠的Claudin-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APSB组回肠Claudin-2、结肠ZO-1和盲肠Claudin-1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AP组、APM组和APDF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与空肠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5 g/(只·d)麦饭石+5 g/(只·d)沙蒿多糖+5 g/(只·d)延胡索酸二钠可提高断奶羔羊养分表观消化率,促进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提高肠道转化吸收功能,改善生长性能与肠道健康。

    2025年15期 v.48;No.62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尼龙袋法评价广西地区6种常用粗饲料的水牛瘤胃降解特性

    梁煜阳;覃林杰;卜泽明;邵鹏程;唐庆凤;邱冬文;文崇利;邹彩霞;

    试验旨在测定广西地区6种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甘蔗尾叶、象草、全株玉米、全株玉米青贮、三叶鬼针草)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丰富上述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数据库。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水牛做试验动物,设置4、8、12、24、48、72 h共6个时间点,测定6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及其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显示,三叶鬼针草和甘蔗尾叶D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全株玉米CP和O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象草和甘蔗尾叶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象草A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三叶鬼针草、全株玉米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甘蔗尾叶和象草(P<0.05)。玉米秸秆的DM和O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三叶鬼针草的CP、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全株玉米青贮和全株玉米的降解率较高,是较好的粗饲料选择,其中全株玉米的品质最高。甘蔗尾叶、象草和三叶鬼针草的降解率较低,甘蔗尾叶和象草在广西地区资源丰富,是中等选择;三叶鬼针草的RFV较高,但降解率低,建议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高其利用率。

    2025年15期 v.48;No.62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张犇;丁自强;康彦东;赵索南;杨涛;白玛多杰;索昂求培;郭宪;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6岁牦牛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放牧组仅放牧,补饲组在放牧前和收牧后均补饲精料1 kg/头。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16S rDNA测序表明,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厚壁菌门_A、疣微菌门、厚壁菌门_C及厚壁菌门_D是两组瘤胃液样本中的主要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Limimorpha、RF16及SFMI01是主要优势菌属。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瘤胃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属、SFMI01、UBA4334及UBA171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拟杆菌属、RF16、UBA1067及纤维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补饲组瘤胃菌群在氨基酸生物合成、发酵、碳水化合物降解及羧酸降解通路的丰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改善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功能,降低瘤胃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强能量供应、物质代谢及免疫力。

    2025年15期 v.48;No.62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 解淀粉芽孢杆菌GB-9菌制剂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和健康情况的影响

    戴彬彬;钟波;谢婕妤;吕正兵;

    试验旨在探究在波尔山羊饮用水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GB-9菌制剂对其生长性能及健康情况的影响。试验通过PCR扩增和质谱分析鉴定GB-9菌制剂活性成分,结合体外抑菌试验评估其抗菌活性。以波尔山羊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养试验,筛选GB-9菌制剂有效使用剂量并考察GB-9菌制剂治疗羔羊急性腹泻的效果及其对波尔山羊群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GB-9菌制剂含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和丰原素等脂肽类抗菌物质及β-1, 3-1, 4-葡聚糖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显示出调节肠道菌群的潜力。通过剂量筛选确定0.004%为有效添加剂量;饮水中添加0.01%GB-9菌制剂可治愈羔羊急性腹泻,改善肠道菌群丰度,效果优于土霉素。与对照组相比,GB-9菌制剂组波尔山羊发热、腹泻、食欲不振及尿路感染、感冒、流鼻涕的发病率和总发病率均显著降低(P<0.05),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在波尔山羊饮用水中添加0.004%GB-9菌制剂可以改善生长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

    2025年15期 v.48;No.62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猪营养

  • 低蛋白饲粮补充赖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丁晓;赵小刚;郭吉余;万发春;

    试验旨在探究低蛋白饲粮补充赖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150头体重为(19.40±0.54)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水平(16.50%、17.50%和18.50%)和赖氨酸水平(1.32%和1.25%)的饲粮,通过调整限制性氨基酸添加量,使饲粮中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固定为0.56、0.68、0.16和0.63。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25 d。结果显示:与粗蛋白水平17.50%组相比,粗蛋白水平16.50%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水平18.50%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粗蛋白水平17.50%组相比,粗蛋白水平16.50%组和18.50%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粗蛋白水平17.50%组相比,粗蛋白水平16.50%组和18.50%组血清的精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补充赖氨酸可使饲粮粗蛋白水平17.50%组达到了与18.50%组仔猪相同的生长性能,而对粗蛋白水平16.50%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

    2025年15期 v.48;No.62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褐藻寡糖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杨东峰;杨振波;杨振燕;魏斌;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褐藻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选择20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的褐藻寡糖。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和8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腹泻率和料重比(P<0.05);添加4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簇分化抗原4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添加200和4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簇分化抗原8含量(P<0.05);添加400和8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5),添加4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下颌淋巴结指数(P<0.05);添加400和8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显著提高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含量(P<0.05);添加400和8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显著降低内毒素含量(P<0.05),添加400 mg/kg褐藻寡糖可以显著降低D-乳酸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褐藻寡糖在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及促进肠道健康方面效果较好。

    2025年15期 v.48;No.62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禽营养

  • 马齿苋提取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韩晓云;杨亚贤;张娜;刘海隆;张雨;杜西翠;何欣;赵兴华;

    试验旨在探究马齿苋提取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用90只1日龄雌性文昌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POL组和POH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和0.4%马齿苋提取物,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OL组第21和42天的体重显著提高(P<0.05);1~21、22~42和1~42 d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第21和42天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1和42天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第42天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隐比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第21和42天的全净膛率和第42天的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0.2%马齿苋提取物可以改善文昌鸡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消化酶活性和屠宰性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2025年15期 v.48;No.621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甘露寡糖-唾液乳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大伟;刘茵茵;马丽娜;唐修君;葛庆联;陆俊贤;周倩;高玉时;

    试验旨在探究甘露寡糖-唾液乳杆菌联合使用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肠道形态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黄羽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甘露寡糖组(MOS组)添加0.3%的甘露寡糖,唾液乳杆菌组(SAL组)添加0.8%唾液乳杆菌,联合组(MOS+SAL组)添加0.3%甘露寡糖和0.8%唾液乳杆菌,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43~63 d SAL组和MOS+SAL组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第63天体重显著增加(P<0.05)。MOS组和MOS+SAL组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P<0.05)。SAL组和MOS+SAL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MOS+SAL组绒隐比显著升高(P<0.05);MOS组和MOS+SAL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相比,SAL组和MOS+SAL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饲喂唾液乳杆菌和甘露寡糖有利于改善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健康发育,提高免疫器官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水平,且联合饲喂效果优于单独饲喂。

    2025年15期 v.48;No.62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玉米水溶蛋白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代谢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高伟;陈科材;孙春华;罗福星;闫佳滨;高行;张顺腾;闫明辉;

    试验旨在探究玉米水溶蛋白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代谢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50周龄左右海兰褐蛋鸡3 0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含有2%、4%、6%玉米水溶蛋白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 w。结果显示,各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量、料蛋比及不合格蛋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蛋形指数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干物质、粗蛋白和总能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组氨酸与苏氨酸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缬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天冬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丙氨酸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2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蛋鸡饲粮中添加玉米水溶蛋白可以提高蛋品质、养分表观代谢率及免疫功能,其中添加6%玉米水溶蛋白效果最好。

    2025年15期 v.48;No.621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水生动物营养

  • 亚硝酸盐慢性胁迫对昆明裂腹鱼幼鱼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廷银;柏双前;毕保良;胡青;

    试验旨在探究亚硝酸盐胁迫对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幼鱼的毒性作用。选取体重为(17.37±4.40) g的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对照组不添加亚硝酸盐,试验组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硝酸盐(0.01、0.10、1.00和10.00 mg/L)进行胁迫,胁迫周期分别为14、28和42 d。结果显示,胁迫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10.00 mg/L组幼鱼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0.10、1.00和10.00 mg/L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10.00 mg/L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胁迫42 d后,各试验组血清钾离子(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 mg/L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14、28和42 d后,幼鱼肝脏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为保证昆明裂腹鱼健康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1.00 mg/L以下。

    2025年15期 v.48;No.621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包膜丁酸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

    孙浪;吴泽巧;冷奏凯;彭彩霞;胡王斌;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剂量包膜丁酸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33.45±3.13) g的健康斑点叉尾鮰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5%、0.50%和0.75%的包膜丁酸钠,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5%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肠道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显著提高35.74%、28.36%、38.04%和95.11%(P<0.05)。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增加14.29%和20.41%。饲料系数、血清肌酐和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27.54%、59.21%和57.58%。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包膜丁酸钠可以改善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发育,调节血清蛋白代谢,包膜丁酸钠最适添加剂量为0.25%。

    2025年15期 v.48;No.62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试验研究

  • 奶牛CREB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及其对乳脂代谢的影响

    魏天雨;张莎莎;魏勇;刘冰欣;彭夏雨;

    试验旨在探究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奶牛乳脂代谢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305头中国荷斯坦牛CRE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过表达和干扰CREB基因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检测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研究CREB基因对乳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奶牛群体中CREB基因检测到3个SNPs位点,其中CREB+6 656 G>A位点AA型和CREB+14 369 G>A位点AA型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与对照组相比,CREB基因过表达后,乳腺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干扰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CREB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分泌,参与奶牛乳脂合成与分泌调控,可作为奶牛乳脂性状选育的候选功能基因;CREB+6 656 G>A和CREB+14 369 G>A位点可作为奶牛乳脂性状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2025年15期 v.48;No.621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盐碱胁迫下不同海藻肥复配剂浸种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梁志妍;冯长松;杜红旗;娄治国;刘磊;

    试验旨在探究盐碱胁迫下不同海藻肥复配剂浸种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黄河滩区盐碱地苜蓿种植的最佳海藻肥浸种剂。试验以紫花苜蓿劲能5030为试验材料,使用蒸馏水(CK组、SA组)、海藻肥(JC组)、海藻肥+甜菜碱(JG组)、海藻肥+磷酸二氢钾(JK组)、海藻肥+代森锰锌(JM组)、海藻肥+甲基硫菌灵(JT组)对劲能5030进行浸种。除CK组使用蒸馏水进行发芽水培外,其他组均使用40 mmol/L复合盐碱溶液。选择SA组、JC组、JG组、JK组、JM组、JT组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苜蓿苗期发芽率、幼苗苗高、根长、生物量积累、田间农艺性状及饲草品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同浸种处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SA组相比,JK组和JT组的发芽势显著提高(P<0.05),JK组、JM组和JT组的发芽率显著提高(P<0.05)。与SA组相比,5种浸种处理的苗高和干重均显著升高(P<0.05),JK组、JM组和JT组的根长均显著升高(P<0.05),JG组和JM组的鲜重显著升高(P<0.05)。与SA组相比,JG组、JK组、JM组和JT组的出苗数与刈割时株高均显著提高(P<0.05),JM组、JT组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SA组相比,JM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提高(P<0.05),JC组和JM组的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加权关联度值从高到低依次为:JT组>JK组>JM组>JG组>JC组。研究表明,采用适宜剂量的海藻肥+甲基硫菌灵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盐碱胁迫下苜蓿饲草产量,增强黄河滩区紫花苜蓿的耐盐碱能力。

    2025年15期 v.48;No.62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麻杏石甘颗粒抗PRRSV机制

    张淼;黄建焜;冉旭华;闻晓波;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试验探究复方中药麻杏石甘颗粒(MXSGG)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抑制作用,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MXSGG抗PRRSV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和组织半数感染(TCID_(50))试验检测MXSGG在Marc-145细胞上的抗PRRSV活性,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MXSGG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PRRSV疾病靶点,对MXSGG和PRRSV的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MXSGG能显著抑制PRRSV的开放阅读框7(ORF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病毒滴度。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共鉴定出与MXSGG抗PRRSV相关的82个活性成分及140个潜在治疗靶点,其中白蛋白(AL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γ(PPARG)、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3)、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激酶c AMP激活催化亚基α(PRKACA)为核心治疗靶点。GO和KEGG结果主要富集于病毒应答、固有免疫及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6调控等路径。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结合能,验证了MXSGG抗PRRSV的分子机理。研究表明,MXSGG可能通过ALB、PPARG、CASP3、STAT3、TGFB1、PRKACA等靶点抑制PRRSV。

    2025年15期 v.48;No.621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铁皮石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琼;谢向机;

    试验旨在优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性。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测定铁皮石斛叶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并测定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以及不同部位成年期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最佳工艺为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0 min、乙醇浓度60%、液料比35 mL/g、提取温度6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铁皮石斛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91%。成年期铁皮石斛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91%;幼苗期铁皮石斛茎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01%。铁皮石斛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0.39、0.43、0.36 g/L。成年期铁皮石斛叶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成年期的茎和花,而成年期铁皮石斛花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成年期的叶和茎。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叶和花总黄酮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2025年15期 v.48;No.621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 八角内生黑曲霉BGEF25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及其酶学性质

    陈心怡;李子院;董宝锐;张会香;蒋季岑;李海云;

    试验旨在探究八角内生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BGEF25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及其酶学性质。试验采用单因素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性为指标,探讨黑曲霉BGEF25产CMCase的发酵条件。结果显示,以60 g/L的稻草粉作为碳源、15 g/L黄豆粉作为氮源、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140 r/min、发酵时间96 h时,CMCase活性最高,可达205 U/mL。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系中的CMCase、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5.0、4.5,最适温度分别为45、50、50℃;在pH值4.0~6.0、温度40~60℃的条件下,3种酶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MnCl2和ZnSO4等金属盐可提升酶活性,而HgCl_2和AgNO_3则显著抑制酶活性。研究表明,八角内生真菌黑曲霉BGEF25具有优良的产纤维素酶能力。

    2025年15期 v.48;No.621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刈割时间和加工方式对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何立威;姚珊;韩蕊;刘徐冬雨;梁剑平;夏至;王秀萍;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刈割时间和加工方式对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以大别山牛至2号为研究对象,开展周年精油含量变化研究,在盛花期选取1天内7个不同刈割时间以及6种加工方式,测定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酚和麝香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月底至7月下旬刈割大别山牛至2号所得牛至精油含量最高(P<0.05)。9:00和17:00刈割牛至精油含量较高,而13:00刈割的牛至精油含量最低。在上午(7:00~11:00)刈割,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20%、29.49%;下午(13:00~19:00)刈割,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0%、39.96%。鲜草直接提取得到的干牛至精油及香芹酚、麝香草酚含量均最高。与鲜草直接提取相比,阴干、晒干及40、50、60℃烘干得到的牛至精油含量分别降低了2.06%、11.34%、15.46%、18.56%、26.80%。刈割时间和加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牛至精油中香芹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1:00刈割鲜草直接提取香芹酚含量最高,17:00阴干处理麝香草酚含量最高,15:00鲜草直接提取香芹酚和麝香草酚总量最高。研究表明,大别山牛至2号盛花期最佳刈割时间为7:00~11:00及15:00~19:00,刈割时间和加工方式对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2025年15期 v.48;No.621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 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郭宇宸;孟令飞;杨霞;

    试验旨在优化刺梨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刺梨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刺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刺梨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70%、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45 min,重复3次试验,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刺梨总黄酮提取得率为4.86%,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模拟和预测黄酮得率。刺梨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35.6 mg/L、306.8 mg/L。研究表明,刺梨总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案可行,且刺梨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

    2025年15期 v.48;No.621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营养研究

  • 南疆核桃林间不同种植模式对复播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

    梁晨;严保卫;张树振;葛星宇;彭显威;岳海燕;安有萍;彭凤君;

    试验旨在探究南疆核桃林间不同种植模式对复播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梯度:7.5万、9.0万、10.5万株/hm2(M1、M2、M3),与4种种植模式:等行距、相邻行错位、宽窄行、一穴三株(E、S、W、T)。通过青贮感官评定、实验室分析及营养品质测定,系统评估青贮玉米品质。结果显示,WM1组实验室综合评分显著高于EM1组(P<0.05)。WM1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M3组(P<0.05),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TM3组(P<0.05),淀粉含量显著高于SM3组(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WM1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累积贡献率达92.534%,其“高营养-低纤维”特性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采用7.5万株/hm2密度在核桃林间宽窄行复播青贮玉米能够获得品质较高的青贮饲料。

    2025年15期 v.48;No.621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湖南草地33份不同生育期荨麻科植物营养品质分析

    何鹏亮;揭红东;朱宁静;唐艳仪;焦楚;揭雨成;

    试验旨在探究湖南草地荨麻科植物的营养品质,以筛选出优质的荨麻科植物。在湖南草地采集33份荨麻科植物种质(营养期11份、开花期17份、成熟期5份),测定植物中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粗灰分(Ash)、无氮浸出物(NFE)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1份营养期种质的DM含量为19.29%~37.50%,CP含量为7.09%~15.13%,EE含量为0.67%~3.55%,CF含量为25.82%~42.27%,Ash含量为5.43%~14.55%,NFE含量为35.17%~47.84%。17份开花期种质的DM含量为9.90%~48.00%,CP含量为7.86%~17.72%,EE含量为1.33%~3.36%,CF含量为18.96%~35.69%,Ash含量为8.47%~18.56%,NFE含量为40.17%~53.10%。5份成熟期种质的DM含量为10.12%~39.39%,CP含量为8.48%~11.41%,EE含量为2.43%~3.41%,CF含量为23.18%~32.90%,Ash含量为10.34%~13.49%,NFE含量为43.53%~52.48%。研究表明,在营养期,石筋草综合评价较高;在开花期,蔓赤车综合评价较高;在成熟期,大叶苎麻综合评价较高。

    2025年15期 v.48;No.621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2024年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品质

    谢云怡;赵勐;张学;

    试验旨在系统评估2024年不同地区规模化牧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试验分别从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甘肃、宁夏及新疆等规模化牧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共1 533份,按地理区域将样品划分为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5个地区,检测营养及发酵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对5个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华东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总氮和丙酸含量较高,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低;华北地区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高;东北地区干物质含量最高,但粗蛋白及乙酸含量较低;西南地区干物质、淀粉和乳酸含量较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灰分含量及pH值较高。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212%。华东、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分别为0.064、0.134、-0.335、0.984、0.018。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西北、华东、华北和西南地区。

    2025年15期 v.48;No.621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鱼粉替代品的功能性及微观结构研究

    郭永;

    试验旨在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鱼粉替代品的功能性及微观结构,分析酶解处理对SPI保水性与功能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水解酶与交联酶组合处理SPI,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考察中性蛋白酶添加量、水解反应时间、谷氨酰胺转氨酶(MTG)添加量及交联作用时间对SPI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05%、水解反应时间30 min,MTG添加量0.5%,交联作用时间1 h的条件下,与普通SPI相比,改性SPI的保水性提高了177%,大豆球蛋白去除率达97.68%,β-伴大豆球蛋白去除率达96.62%,且形成较为细密的蜂窝网状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采用水解酶与交联酶组合处理SPI的方法可行,可为SPI作为鱼粉替代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饲料安全

  • 不同品位沸石粉对玉米-豆粕混合粉料的理化特性及颗粒质量的影响

    高秋玲;隆育瑶;梁余妙;杨洁;李俊;沈水宝;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位沸石粉对玉米-豆粕混合粉料理化特性、糊化特性及颗粒质量的影响。将玉米与豆粕按照6∶4混合,对照组不添加沸石粉,试验组分别添加吸氨量为117、150和175 mmol/100 g的沸石粉,添加量均为2%,粉碎粒度为100目。结果显示:沸石粉可以改善玉米-豆粕混合粉料的流动性,降低糊化特性。随着调质时间增加,高品位沸石粉对混合粉料产量、成型率和颗粒耐久性(PDI)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分散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调质时间为135 s时,高品位沸石粉的吨料电耗最低,比对照组低15.80%。中品位沸石粉在调质时间为45 s和135 s时,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3%和2.94%;在调质时间为135 s时,中品位沸石粉蛋白分散指数最大,比对照组高5.31%,吨料电耗最低,比对照组低15.80%。低品位沸石粉在调质时间为135 s时,吨料电耗最低,比对照组低12.97%;随着调质时间增加,混合粉料的蛋白分散指数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在调质时间225 s时,蛋白分散指数比对照组低17.10%。研究表明,在生产畜禽颗粒饲料时,使用中品位沸石粉,调质时间为135 s时饲料质量更为理想。

    2025年15期 v.48;No.621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矿物微量元素

  • 羟基蛋氨酸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吸收代谢、抗氧化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晶子;邬昆富;陈娟;王惠云;吴淑军;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吸收代谢、抗氧化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14头体重(8.71±0.11) kg的35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硫酸亚铁(以铁计),羟基蛋氨酸铁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0 mg/kg羟基蛋氨酸铁(以铁计)。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羟基蛋氨酸铁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有提高的趋势,血清铁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铁蛋白、铁调素和脱铁转铁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羟基蛋氨酸铁组试验第7天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第21天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铁可以改善断奶仔猪铁吸收代谢,提高抗氧化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含量。

    2025年15期 v.48;No.621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综述

  • 黑水虻幼虫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邵丹;秦朝伟;潘玉;周雪雅;吴梦慧;张振宇;李庆;戴梦红;

    在全球蛋白需求持续增长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驱动下,开发新型蛋白替代资源已成为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方向。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资源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的能力较强。由于黑水虻幼虫(BSFL)富含优质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特性,已在动物生产中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被广泛应用。BSFL肠道微生物在营养代谢、免疫调节及环境适应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够影响幼虫体内蛋白质、脂质等营养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文章概括了BSFL的营养特性,综述了BSFL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特点与功能以及BSFL肠道微生物对虫体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期为BSFL规模化养殖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木质素降解菌在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开丽比努尔·阿布都开尤木;杨玉霞;臧长江;郭同军;马艳;张明慧;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其木质纤维素结构中的木质素严重制约了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酚类聚合物,会阻碍动物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解,导致动物消化率低下。木质素降解菌是一类能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具有环保性佳、成本低等优点,能够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等多种酶类,破坏木质素结构,从而提升秸秆的营养价值与适口性。文章综述了秸秆木质素的结构、木质素降解菌的分类与作用机理及其在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旨在为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降低草食家畜养殖成本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五倍子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堂格斯;丁文博;黄艳红;陈言峰;

    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富含鞣质和没食子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抗龋齿、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五倍子能够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抗炎和抗氧化能力。五倍子对水生动物致病菌(如溶藻弧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或灭杀作用。文章系统综述了五倍子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为五倍子成为绿色、高效的水产养殖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葡萄糖氧化酶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震;王豪奇;高雅欣;杨朋坤;孙玉姣;邱晨曦;王永芬;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GOD可催化葡萄糖转化为δ-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之后自发水解生成葡萄糖酸。GOD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一方面,它能消耗氧气,营造厌氧环境,从而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另一方面,生成的葡萄糖酸可降低动物肠道pH值,提高饲料酸结合力,促进肠道蠕动,进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在动物生产中,GOD可通过改善肠道酸性环境、抑制霉菌毒素和促进有益菌增殖等途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GOD还能缓解霉菌毒素中毒,保障饲料品质。文章综述了GOD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GOD在动物生产中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光环境对家禽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丽冉;崔涛;马旭平;赵月平;张立永;

    光环境是家禽养殖中的重要调控因素,光照周期、光照颜色、光照强度均会对家禽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和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可通过视网膜和下丘脑光感受器介导的神经内分泌通路影响家禽昼夜节律和生殖激素分泌。禽类具有四色视觉系统,对不同的光谱敏感,蓝光、绿光、红光等可通过激活相关激素或免疫机制,促进家禽生长,提高产蛋率。不同家禽品种对光周期需求存在差异,合理调控光周期可促进家禽性成熟,提高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文章综述了光照强度、光照颜色、光照周期及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互作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家禽生产中合理利用光环境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营养调控技术缓解家禽冷应激的应用研究进展

    金银姬;付瑶;王俊;姜小伟;齐志国;程柏丛;郭江鹏;

    家禽冷应激是指家禽在低温环境刺激下,引起的相关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以及防御性反应。冷应激会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下降,机体生长发育减慢,严重时可造成死亡。低温诱导的抗氧化能力减弱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冷应激条件下家禽机体组织器官受损和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引起家禽冷应激的因素、对家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缓解冷应激的应用,旨在为缓解家禽冷应激提供参考,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25年15期 v.48;No.621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产业经济

  • 消费需求视角下我国牛肉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吕思源;起建凌;蒋丽玲;张灵静;王安奎;

    文章从消费需求视角出发,以全国牛肉价格、猪肉价格、羊肉价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牛肉价格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短期内,前期牛肉价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后期牛肉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猪肉价格、羊肉价格、失业率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牛肉价格主要受到自身价格波动、猪肉价格波动及羊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失业率的影响相对较弱。研究表明,从消费需求视角分析,我国牛肉价格的波动是可替代品价格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及居民收入预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可替代品价格变动为关键影响因素。

    2025年15期 v.48;No.621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 生鲜乳价格波动传导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瑾;

    研究基于2013年1月—2022年10月我国生鲜乳月度数据,构建非线性均值方程,实证检验我国生鲜乳上游生产价格、中游批发价格、下游零售价格之间传导关系。结果显示,生鲜乳价格波动更易在中游批发环节被传导放大,华中地区市场、华东地区市场、西北地区市场及东北地区市场在上游生产与下游销售两头价格波动更为剧烈;而华北地区则更易在中游批发环节受到特殊事件影响。协整研究结果显示,上游生产价格、中游批发价格、下游零售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生鲜乳价格波动尚不存在自我强化效应。价格水平传导分析显示,生鲜乳市场势力影响价格水平传导,并存在非对称的波动传导;与生鲜乳产业上游、中游相比,下游零售环节的市场势力更大。研究表明,与上游生产与下游零售环节相比,生鲜乳价格波动更易在中游批发环节被传导放大,西部地区市场在上游生产环节、华北地区市场在中间批发环节、华中地区市场在下游零售环节价格波动更为剧烈。

    2025年15期 v.48;No.621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面向乡村振兴: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探析

    刘静;

    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基础建设有效推进、创新驱动不断加强,为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乡村振兴,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推动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畜牧业资源利用。文章从保障转型顺畅、夯实转型支撑、优化转型水平、提升转型速率4个维度,提出强化技术攻关与多元服务供给、加快畜牧业数字基础建设、带动产业数字化集群发展、以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进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及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2025年15期 v.48;No.621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面向农业强国:草原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张媛媛;

    草原生态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强国战略的指导下,保障畜产品质量与供应稳定、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畜牧业发展、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平衡,是实现草原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在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展现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发展趋势。因此,文章提出打造现代化畜牧产业以提升经济效益、加强畜禽疫病防治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聚焦生态保护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2025年15期 v.48;No.621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