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微贮饲料对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消化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意漩;罗皎兰;李美珍;方奕雄;李叶红;陆俊致;黄恒;曾俊;

    试验旨在探究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微贮饲料对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体重为(29.79±2.08) kg的5月龄黑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黑山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的桂闽引象草和木薯酒精渣微贮饲料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重收益、毛收益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桂闽引象草和木薯酒精渣微贮饲料可以提高黑山羊生长性能、经济效益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无负面影响,且100%替代全株玉米青贮效益最佳。

    2025年01期 v.48;No.60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 香紫苏提取物对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马晓玲;南珊珊;牛玉杰;张文举;

    试验旨在评估香紫苏提取物对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2月龄、体重(20.00±2.00) kg的中国美利奴羔羊,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CL1组、CL2组、CL3组和CL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4、0.08、0.12、0.16 mL/kg的香紫苏提取物。预试期10 d,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CL4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香紫苏提取物添加剂量的增加,各试验组胴体重均呈现增加趋势(P>0.05),各试验组屠宰率、胴体净肉重、胴体净肉率、眼肌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L2组羔羊的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肺脏指数显著高于CL3组(P<0.05),瘤胃指数显著低于CL4组(P<0.05);CL3组羔羊的皱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L2组和CL4组(P<0.05)。CL2组和CL3组羔羊背最长肌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L1组、CL2组和CL3组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0.16 mL/kg香紫苏提取物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器官指数和肉品质。

    2025年01期 v.48;No.607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 胍基乙酸、菌酶复合物对公羊血清生化指标、精液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李秀丽;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AA)、酿酒酵母菌和纤维素酶复合物(SCC)对公羊血清生化指标、精液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75.0±2.5) kg、健康的杜泊公羊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公羊。采用3×2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按照GAA (0,0.03%,0.06%)×SCC(0,0.01%)分为6组,分别为(G0组、G1组、G2组、G3组、G4组和G5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0.06%GAA组显著提高了公羊血清总蛋白(TP)、胰岛素(INS)、生长激素(GH)、睾酮(TE)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显著降低葡萄糖(GLU)含量(P<0.05);0.01%SCC组显著提高TP含量(P<0.05); GAA×SCC对TP、白蛋白(ALB)、 GH和TE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0.06%GAA组和0.01%SCC组显著提高了公羊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性(P<0.05),显著降低了精子畸形率(P<0.05);GAA×SCC对精液品质指标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0.06%GAA组显著提高了公羊精浆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0.01%SCC组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精浆和血清T-AOC (P<0.05),显著降低了精浆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GAA×SCC对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MDA含量及T-AOC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同时添加0.06%GAA和0.01%SCC,能够有效提高公羊的射精量、精液品质、睾酮含量及蛋白含量,提高机体精浆和血清抗氧化能力。

    2025年01期 v.48;No.607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不同水平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

    朱逸枭;张云卓;冉扬;刘光阳;胡茂;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2月龄、体重(19.65±1.24) kg的湖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育肥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2、3 g/kg的复合益生菌。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育肥湖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湖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高于其他组(P<0.05);中剂量组克里斯滕森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2 g/kg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育肥湖羊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和抗氧化性能,调节瘤胃微生态平衡。

    2025年01期 v.48;No.607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 代乳料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泓涛;杨玉能;熊璘然;钱林;张健梅;袁莉;张颜;

    试验旨在研究代乳料对黔北麻羊早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25日龄左右的黔北麻羊断奶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试验A组(对照组)自然哺乳,试验B组代乳料和母乳交替饲喂,试验C组在30日龄断奶饲喂代乳料,试验D组在40日龄断奶饲喂代乳料。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D组显著提高羔羊日均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试验D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AD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D组羔羊的球蛋白(ALB)、钙离子(Ca~(2+))、生长激素(GH)的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D组羔羊利润最高,比对照组高出90.24元。研究表明,40日龄断奶饲喂代乳料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增强抗疾病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2025年01期 v.48;No.607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 大豆-玉米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张文浩;林萌萌;刘玉;

    试验旨在探究大豆-玉米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50±2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肉牛。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用50%和100%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替代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肉牛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养殖增重收入和利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采用100%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替代玉米青贮,能够促进肉牛生长,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经济效益。

    2025年01期 v.48;No.607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滩羊泌乳母羊产后1~60 d泌乳规律和乳品质分析

    王锦;王泰露;马青;

    试验旨在研究滩羊泌乳母羊产后1~60 d的泌乳量和乳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40只胎次接近、预产期相近的健康滩羊母羊作为试验备选用羊,顺产后选取20只母羊及其子代羔羊(公、母各半)作为试验用羊。结果显示,泌乳规律可依据羔羊的哺乳量划分为泌乳初期快速上升及达到泌乳高峰后缓慢下降两个阶段,产后第9天达到泌乳峰值(1 423.75 g),1~60 d总泌乳量为55.07 kg,平均日泌乳量为917.83 g。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母羊羊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含量整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干物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乳汁铁的含量在第40、50和60天显著高于第10、20和30天(P<0.05),维生素A的含量在第60天显著高于第10、20、30和40天(P<0.05),维生素D的含量在第50、60天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研究表明,试验结果能够为滩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从而增加羊场经济效益,为羔羊制定合理的早期断奶和快速育肥提供技术帮助。

    2025年01期 v.48;No.60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猪营养

  • 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赵鹏宇;蔡亚园;吴丽飞;刘景云;宋伟光;

    试验旨在探究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高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栗木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栗木单宁酸。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低、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与栗木单宁酸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末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8 d各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肠道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低、高板栗苞单宁酸组、栗木单宁酸组有降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效果(P>0.05)。研究表明,板栗苞单宁酸具有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的效果,可改善仔猪肠道形态,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效果较好。

    2025年01期 v.48;No.607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复合益生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淼丹;张贺伟;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保育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保育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和400 g/t的复合益生菌饲粮。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保育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试验3组保育猪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保育猪肠道微生物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肠道中蓝藻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试验3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杆菌属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试验2组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试验2组埃希氏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保育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和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试验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试验2组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可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力,以200 g/t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2025年01期 v.48;No.607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禽营养

  • 酵母细胞壁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贾宜帆;夏超笃;汪洋宇;周晖云;梁姝婕;周峪平;左建军;叶慧;

    试验旨在探讨酵母细胞壁(YCW)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 68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黄羽肉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15%的YCW。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1 d C组黄羽肉鸡ADFI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黄羽肉鸡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黄羽肉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D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 B组CD3+、 CD4+含量和CD4+/CD8+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黄羽肉鸡回肠中Toll样受体2 (TLR-2)、黏蛋白2 (MUC2)、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黄羽肉鸡回肠食糜内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黄羽肉鸡回肠黏膜中的总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C组肉鸡回肠黏膜中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YCW可能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基因表达,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YCW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10%。

    2025年01期 v.48;No.607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发酵五子衍宗方对产蛋后期罗曼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周小玲;曾艳;曾发姣;周映华;舒燕;高书锋;程刚毅;王升平;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五子衍宗方对产蛋后期罗曼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将200只产蛋率相近、健康的450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罗曼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五子衍宗方以及0.25%、0.50%和0.75%发酵五子衍宗方。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0.50%和0.75%的发酵五子衍宗方显著提高了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重、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P<0.05)。0.25%和0.50%的发酵五子衍宗方显著提高蛋黄颜色(P<0.05);0.25%发酵五子衍宗方显著提高蛋白中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P<0.05);0.50%发酵五子衍宗方显著提高蛋黄C17∶0的含量(P<0.05)。研究表明,在产蛋后期罗曼鸡饲粮中添加0.25%的发酵五子衍宗方改善其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效果最佳。

    2025年01期 v.48;No.607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 表皮生长因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

    沈爽;兰忠岐;吕翔宇;王家乡;李鹏;

    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约1.25 kg)、产蛋率相近(约80%)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 EGF。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B组、C组蛋鸡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C组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产蛋率和哈氏单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C组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B组蛋鸡空肠上皮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 (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EGF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对空肠形态结构及凋亡蛋白有一定影响,其中400 mg/kg EGF组综合效果最好。

    2025年01期 v.48;No.607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石榴皮粉对雏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陈敏;刘志伟;何敏;李笑天;何书海;董建国;胡建新;

    试验旨在探究石榴皮粉对雏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20只7日龄淮南麻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和2.0%的石榴皮粉。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Ⅲ组雏鸭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半净膛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Ⅲ组雏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器官指数、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处理Ⅲ组雏鸭回肠的绒毛高度、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处理Ⅱ组雏鸭空肠的器官指数、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雏鸭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处理组雏鸭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石榴皮粉可有效改善雏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促进雏鸭肠道发育,最适添加量为2.0%。

    2025年01期 v.48;No.60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水生动物营养

  • 饲料中添加褐藻提取物对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沈佳佳;韦云勇;卢波;王巧贞;刘宏祥;王梦然;黄庶识;麻艳群;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褐藻提取物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630尾状态良好、体重(33.33±1.95)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大口黑鲈。对照组(A组)投喂基础饲料,B组、C组、D组、E组、F组分别以0.1%海藻酸钠、0.1%低聚三糖Ⅰ、0.1%低聚三糖Ⅱ、0.2%褐藻粉、0.2%褐藻粉酶解物替代基础饲料中的小麦面粉。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组、D组、E组大口黑鲈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蛋氨酸(Met)含量显著提高(P<0.05),B组的赖氨酸(Lys)、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酪氨酸(Al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组大口黑鲈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指数为E组>D组>F组>C组>B组>A组,各组F值在2.34~2.44之间。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蛋氨酸+胱氨酸(Met+Cys)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褐藻提取物未对大口黑鲈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产生负面影响,几种褐藻提取物均能够提高大口黑鲈肌肉Met+Cys含量,饲料中添加0.1%海藻酸钠会导致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总量下降,添加0.2%褐藻粉酶解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大口黑鲈肌肉风味,褐藻提取物作为大口黑鲈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和肌肉营养价值。

    2025年01期 v.48;No.607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高糖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铬对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健康的影响

    崔培;李楠;李民;暴丽梅;耿振洲;杨骏;张永明;孙金辉;

    试验旨在探究高糖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铬(CrMet)对鲤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健康的影响。选择初重为(86.61±6.68) 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鲤。配置3种饲料:对照组(CK组,糖水平25%)、高糖组(HCD组,糖水平45%),高糖饲料添加组(HCD+Cr组,1 mg/kg Cr~(3+))。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长期投喂高糖饲料未对鲤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但导致血清中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造成氧化应激,而长期氧化应激状态使促炎因子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添加CrMet对鲤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HCD组相比,鲤血清中GLU、LDL含量、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胰脏AKP活性、MDA含量以及IL-1β、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P<0.05)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GSH-Px、SOD及CAT活性(P<0.05)显著升高。组织学结果显示,添加CrMet能明显改善鲤肝细胞变性程度。研究表明,摄食高糖饲料后,鲤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诱发炎症反应,添加1 mg/kg CrMet可提高鲤肝胰脏抗氧化力,缓解高糖饲料诱发的炎症反应,缓解肝损伤。

    2025年01期 v.48;No.607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鉴定及养殖模式对其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

    李晓东;焦飞;李林;胡建勇;高攀;王雪;刘晶;时春明;

    试验旨在探究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及养殖模式对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选取规格均一的易捕鲤9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易捕鲤。静水组(CK组)和流水组(EG组)均投喂鲤鱼鱼种配合饲料。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73 d。结果显示,通过NCBI BLAST比对发现易捕鲤肌肉生肌因子6 (myf6)、成肌分化因子(myoD)与鲤鱼高度同源,肌细胞生成素(myoG)在进化上明显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使用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发现,在静水养殖模式下,易捕鲤myf6、myoD表达量显著高于流水组(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myoG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易捕鲤期的生长性能、肌肉质构和营养特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受集约化养殖成本较高的影响,应慎重选择易捕鲤作为集约化循环水养殖对象。

    2025年01期 v.48;No.607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枯草芽孢杆菌对林蛙镉暴露镉积累、肝脏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李大吉;王刚;孙露萌;于菊霞;

    试验旨在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林蛙镉暴露镉积累、肝脏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健康林蛙7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林蛙。对照组(NC组)和镉暴露组(Cd组)饲喂基础饲料,枯草芽孢杆菌组(BL组)和枯草芽孢杆菌干预治疗组(BLCd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各组织中镉积累量均显著降低(P<0.05),BLCd组肝脏及肠道锌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NC组相比,BL组林蛙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肠道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MT1)、金属硫蛋白(MT)、锌转运蛋白2 (ZnT-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肠道微生物丰富度较高,部分微生物菌属的丰富度与抗氧化指标呈现关联性。研究表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镉暴露林蛙具有积极影响。

    2025年01期 v.48;No.607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特种动物营养

  • 富硒蚯蚓粉对比利时兔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肌肉组织硒沉积和肉品质的影响

    邱淑春;刘志成;刘永佳;达尼斯;杨阳;刘玉兰;梁晓姣;张玉;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富硒蚯蚓粉对比利时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肌肉组织硒沉积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周龄、体况相近的比利时兔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比利时兔(公、母各半)。对照组(K组)饲喂基础饲粮,A组、B组、C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富硒蚯蚓粉。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C组肌肉组织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总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A组、B组和C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A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1);B组和C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C组肌肉亮度值(L*值)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B组肌肉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2.0%富硒蚯蚓粉能够提高比利时兔抗氧化功能和肌肉中硒转化能力。

    2025年01期 v.48;No.607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谷子代替玉米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秦艺萌;崔涛;赵鑫淼;王佳宁;吴淑琴;杨翠军;李秀花;赵月平;

    试验旨在探究谷子代替玉米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日龄伊拉肉兔1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幼兔。6组幼兔分别饲喂含0(CN组)、5%(GZ5%组)、10%(GZ10%组)、15%(GZ15%组)、20%(GZ20%组)和25%(GZ25%组)张杂谷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5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Z15%组和GZ20%组幼兔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GZ15%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GZ15%和GZ20%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幼兔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幼兔饲粮中以不同水平的谷子代替玉米可改善幼兔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不会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谷子最适宜的使用比例为15%。

    2025年01期 v.48;No.607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试验研究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盐碱胁迫下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刘佳欣;李思宇;曲善民;

    试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紫花苜蓿“龙牧801”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褪黑素(MT)、萘乙酸(NAA)和乙烯利(ETH),每个调节剂设置4个浓度(T1、T2、T3、T4),分别为GA3组(25、50、100、200 mg/L)、MT组(5、10、20、40 mg/L)、NAA组(5、10、20、40 mg/L)、ETH组(50、100、200、400 mg/L),以蒸馏水为对照组(CK组)。出苗后第45天时喷施调节剂,待14 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通过调节盐碱胁迫下苜蓿的生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碱胁迫对苜蓿造成的伤害。利用隶属函数对各处理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NAA组T3浓度苜蓿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状况最好,MT组T2浓度次之。研究表明,20 mg/L NAA有利于促进苜蓿在盐碱环境下生长。

    2025年01期 v.48;No.607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飞龙掌血醇提物对吲哚美辛诱导大鼠急性胃出血的保护作用

    曹家杰;高洁;张淼;秦丹;许立拔;伍春凤;傅鹏;陈龙;

    试验旨在探究飞龙掌血醇提物(TAE)对吲哚美辛(IND)诱导大鼠急性胃出血的保护作用。选取7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大鼠。对照组(CON)和IND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CMC-Na),云南白药组(YNBY组)灌胃360 mg/kg的YNBY混悬液,TAE-L、TAE-M、TAE-H组分别灌胃1.62、3.24、6.48 g/kg的TAE混悬液。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1 h,除CON组外,其余大鼠单次灌胃630 mg/kg IND建立急性胃出血模型。结果显示,与IND组比较,TAE-L组、TAE-M组、TAE-H组出血点数和出血总积分显著减少(P<0.05),出血抑制指数分别为46.93%、70.04%和56.68%;TAE-L组、TAE-M组、TAE-H组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_2(PGE_2)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TAE-M组、TAE-H组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胃黏膜组织病理和凋亡改变明显减轻,TAE-L组、TAE-M组、TAE-H组胃黏膜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TAE-M组、TAE-H组胃黏膜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切割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和Bax/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比例下降(P<0.05),TAE-H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添加6.48 g/kg飞龙掌血醇提物可减轻吲哚美辛诱导大鼠急性胃出血,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黏膜组织抗氧化能力,下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2025年01期 v.48;No.607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 离子液辅助微波提取水藁本多糖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张玲赫;李文文;谢浩;努尔买买提;

    试验旨在探究水藁本(LAF)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离子液辅助微波提取法对LAF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经过脱脂、脱色素、除蛋白、透析、分离纯化等步骤最终得到均一酸性多糖(LAF-3),并通过体外试验对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微波功率为300 W、微波时间为60 min、液料比为40 mL/g、微波温度为60℃、离子液质量浓度为15 g/L时,LAF-3提取率最高值为41.481%,同时LAF-3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的IC_(50)分别为7.491、8.261 g/L,LAF-3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13、11.35、10.08 mm。研究表明,LAF-3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2025年01期 v.48;No.607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 嫩槟榔与药用槟榔消食化积功能的研究

    彭扬;李明;王秦晋;蔡鹏;曾建国;

    试验旨在比较嫩槟榔(拟命名Arecae Semen Viride,ASV)与药用槟榔(AS)的消食化积功能。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诱导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7 d。观察ASV和AS对FD大鼠状态、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消化酶活性、血清和十二指肠胃动素(MTL)及胃窦组织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观察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胃窦组织及十二指肠中5-HT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显示,ASV与AS均可在一定程度改善FD大鼠状态,极显著升高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P<0.01),极显著增强消化酶活性(P<0.01),极显著升高血清和十二指肠MTL、胃窦组织和下丘脑5-HT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胃窦组织及十二指肠5-HT阳性细胞数量(P<0.01)。与AS组相比,ASV组血清MTL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5-H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ASV和AS均具有消食化积功能,且二者功效相似。

    2025年01期 v.48;No.607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植物乳植杆菌HYY-DB9冻干工艺优化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黄燕燕;黄佳蓉;黄芳;洪真真;孔小慧;汪浪红;

    试验旨在优化植物乳植杆菌HYY-DB9的冷冻干燥工艺。以植物乳植杆菌HYY-DB9为研究对象,筛选离心条件、冻干保护剂种类及浓度、贮藏温度及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护剂配方,并验证植物乳植杆菌HYY-DB9的贮藏稳定性。结果显示,当离心条件为转速8 000 r/min离心10 min时,植物乳植杆菌HYY-DB9活菌数达到最大,存活率为(92.39±5.84)%。最佳复合保护剂配方为:细菌学蛋白胨添加量为4%、海藻糖添加量为8%、谷氨酸钠添加量为6%,此时植物乳植杆菌HYY-DB9存活率达(94.67±1.89)%,在-20℃下保藏28 d的植物乳植杆菌HYY-DB9存活率达(86.94±0.74)%。研究表明,该保护剂配方对植物乳植杆菌HYY-DB9的冻干及贮藏过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025年01期 v.48;No.607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贝莱斯芽孢杆菌Y0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于鲁敏;王晓哲;徐立楠;张玲玲;曹晓燕;田亚晨;张津;张兴林;

    试验旨在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从肉鸡盲肠中分离鉴定出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01,并测定其药物敏感性、产酶能力、抑菌活性、溶血性及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选取120只1日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使用矿泉水拌料饲喂,试验组使用1×10~8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Y01菌悬液拌料饲喂。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01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妥布霉素、红霉素等21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具有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无溶血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01能够抑制葡萄球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为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48;No.607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 热应激条件下努比亚山羊与湖羊转录组测序的比较

    张瑜;田佺;郭亚洲;周育臻;杜娟;任建存;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HS)条件下努比亚山羊与湖羊的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通路的异同。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分别对努比亚山羊和湖羊的肌肉进行测序,对比分析RNA-Seq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山羊组共检测到20 587个基因,筛选出95个DEGs,包括34个上调基因和61个下调基因。湖羊组测序共鉴定到14 685个基因,筛选出180个DEGs,包括71个上调基因和109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HS显著影响山羊组509个功能类别,DEGs主要参与结合、生物系统调节、免疫系统等相关功能;HS显著影响湖羊组731个功能类别,DEGs主要参与结合、蛋白活性、细胞外基质等相关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山羊组共涉及156个通路,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分子、MAPK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和黏着斑等信号通路,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可能参与肌肉发育的5个DEGs:MET原癌基因受体型酪氨酸激酶(ME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 (MAPK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FGF1)、磷脂酶A2组IVE (PLA2G4E)、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湖羊组DEGs共涉及164个通路,DEGs显著富集在钙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PPAR信号通路和黏着斑等信号通路,筛选出与肌肉发育相关的7个DEGs:软骨黏附素(CHAD)、P-选择素前体(SELP)、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Ⅰ型胶原蛋白α2链(COL1A2)、Ⅵ型胶原蛋白α6链(COL6A6)、整合素-11(ITGA11)、前列腺素F受体(PTGFR)。研究表明,HS影响努比亚山羊和湖羊肌肉生长发育的主要通路不同,参与的调控基因不同,黏着斑是HS影响山羊和湖羊的肌肉生长发育的共同通路。

    2025年01期 v.48;No.607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发酵条件探究

    邢宏博;郑玉娇;蔡汉聪;宋敏;卢秋咏;邹新华;曾运东;黄明媛;

    试验旨在探究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的发酵条件。试验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技术对原始菌株红色红曲菌BM0157进行诱变,筛选出高产且稳定菌株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试验进行优化,确定红色红曲菌BM0321最适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甘油145.42 g/L,大豆水解液261.6 mL/L,籼米粉80 g/L,ZnSO_4·7H_2O 2.1 g/L,玉米浆粉5 g/L,pH值5.5,接种量10%,装料量20%条件下,通过摇瓶发酵Monacolin K含量可达到1 093.5 mg/L。100 L发酵罐对红色红曲菌BM0321进行分批发酵试验,在该条件下Monacolin K含量可达到848.23 mg/L。研究表明,结果可为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Monacolin K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6K]

营养研究

  • 不同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

    贾海阔;吴春会;祖晓伟;刘振宇;陈欢;刘震灵;王明亚;李秋凤;

    试验旨在探究有机酸、菌剂和酶制剂单独及混合添加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剂和贮藏时间。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CK组)、5 g/t青贮发酵剂组(CK~+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组(T1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 β-葡聚糖酶组(T2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木聚糖酶组(T3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 β-葡聚糖酶+0.3 g/kg木聚糖酶组(T4组),贮藏时间分别为7、15、25、35、55、60 d。结果显示,贮藏时间和添加剂均显著影响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微生物数量(P<0.05)。贮藏时间和添加剂的交互作用对苜蓿青贮的乳酸(LA)、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乳酸菌、霉菌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CK组相比,第55和60天,T3组、T4组的pH值、氨态氮(NH_3-N)、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LA、粗蛋白(CP)含量显著增加(P<0.05)。第55天,T4组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组、CK~+组及T2组(P<0.05)。研究表明,苜蓿贮藏55 d,添加苯甲酸+柠檬酸+复合菌+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青贮效果最佳。

    2025年01期 v.48;No.607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 河北地区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评定与饲料化利用的研究

    刘婷婷;赵慧秋;赵博伟;王思伟;彭朋;石少轻;梁爽;王昆;

    试验旨在探究河北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可行性。试验采集8种140份农作物秸秆,通过常规湿化学法检测秸秆营养品质,筛选优质秸秆饲料进行体外消化率评定,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不同农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结果显示,绿豆秧、红小豆秧、甘薯秧和花生秧属于可直接饲喂或制作青贮的青绿饲料,大豆秸秆、芝麻秸秆、绿豆荚和红小豆荚为木质化程度和纤维含量较高的稿秕饲料。绿豆秧、甘薯秧和花生秧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燕麦干草(P<0.05),甘薯秧的粗蛋白(CP)含量、30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_(30 h))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_(30 h))均显著高于燕麦干草(P<0.05)。玉米秸秆的NDF和ADF含量低于大豆秸秆和芝麻秸秆,高于绿豆荚和红小豆荚。通过饲料营养核心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计算,不同优质青绿饲料的常规营养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综合营养价值排序为:甘薯秧>燕麦干草>绿豆秧>花生秧>红小豆秧。不同种类稿秕饲料常规营养价值排序为:红小豆荚>绿豆荚>芝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研究表明,在不影响饲粮营养水平的前提下,可使用甘薯秧和绿豆秧干草替代反刍动物饲粮中的部分燕麦干草,使用红小豆荚和绿豆荚作为饲料填充物,从而节约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25年01期 v.48;No.607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构树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陈谭星;魏攀鹏;栗焕楠;范毅;张璐璐;蒋亚君;吕文竹;王品胜;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构树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含水量为60%的构树直接青贮为对照组,各添加剂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5%糖蜜(1组)、1 g/kg菌酶制剂(2组)、5 mL/kg甲酸(3组)、糖蜜+菌酶制剂(4组)、糖蜜+甲酸(5组)、菌酶制剂+甲酸(6组)、糖蜜+菌酶制剂+甲酸(7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结果显示,对照组构树青贮感官评分较低,为一般,3组构树青贮饲料感官评分为14分,为良好,其余组均等于或高于16分,为优秀,且7组感官评分最高,为20分。与对照组相比,2组、4组~7组构树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3组外,其他组的粗蛋白、可溶性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组~7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构树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有氧稳定性均提高(P<0.05),且4组~7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1~3组(P<0.05),7组有氧稳定性最高,为65.44 h。研究表明,构树青贮过程中添加青贮添加剂可以改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提高了有氧稳定性,以糖蜜+菌酶制剂+甲酸组效果较好。

    2025年01期 v.48;No.607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不同施氮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李永德;刘兴成;张建全;孙学保;刘金蓉;王文庆;芦娟;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甘农7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甘农7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田间小区设置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N0组)、N1组、N2组、N3组、N4组,氮水平分别为0、50、100、150、200 kg/hm~2。结果显示,不同施氮量对苜蓿的茎粗、叶片长、叶片宽、成活率及越冬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2组和N3组苜蓿的株高显著提高(P<0.05),N2组、N3组、N4组苜蓿的鲜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N1~N4组苜蓿干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且N2组和N3组干草产量高于N1组和N4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N2组、N3组和N4组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N2组和N3组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N1~N4组苜蓿相对饲喂价值显著提高(P<0.05)。不同施氮量对苜蓿中钙、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苜蓿的生产性能、饲用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以100~150 kg/hm~2的施氮量效果最佳。

    2025年01期 v.48;No.607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不同性别南充黑山羊肉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刘卜玮;李祥;杨盛婷;李卓昭;张凯;舒燕;蒋立锋;侯显耀;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性别南充黑山羊的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差异。选择相同饲养条件下的12月龄南充黑山羊公、母羊各10只,测定屠宰率、熟肉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公羊组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板皮面积、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羊组(P<0.05或P<0.01),母羊组熟肉率显著高于公羊组(P<0.05)。公、母羊组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在20.94%~21.78%之间,总氨基酸含量在18.32%~19.88%之间,鲜味氨基酸含量在8.08%~8.71%之间,必需氨基酸约占总氨基酸的40.00%,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与性别相关不显著(P>0.05)。母羊组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羊组(P<0.01),C16∶1n7、C18∶0、C18∶1n9c、C18∶2n6c、C20∶1、C16∶0、C18∶3n3、C20∶3n6和C20∶4n6共9种脂肪酸在性别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公羊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羊组(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母羊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南充黑山羊的屠宰、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各有优势,公羊的体重体尺、屠宰性能等高于母羊,母羊脂肪含量高于公羊,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和饱和脂肪酸比例与性别无相关性。

    2025年01期 v.48;No.607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检测技术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泰乐菌素组分A的含量

    郭玉秋;王蕾;张兵;李有志;马居良;赵延东;赵晓雨;汤文利;

    试验旨在探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泰乐菌素(TYL)组分A的含量。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0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200 g/L高氯酸钠溶液(1 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5±0.1)-乙腈(3∶2),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0.8μL。通过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参数对泰乐菌素组分A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泰乐菌素组分A在0.2~0.8 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精密度、重复性、专属性、稳定性和耐用性良好。泰乐菌素组分A对照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UPLC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提高,保留时间和运行时间缩短,所需流动相的体积减小,检测效率提高,且数据准确可靠。研究表明,UPLC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泰乐菌素组分A的含量。

    2025年01期 v.48;No.607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 HPLC法同时测定引种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

    黄华希;刘芳林;卢恩科;刘秦;徐世娟;陈荣;臧青民;

    试验旨在建立紫锥菊中绿原酸、菊苣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试验对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比较蒙自市引种栽培紫锥菊根、茎、叶、头状花序和花序梗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3种酚酸类成分在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良好。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该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紫锥菊药材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表明,蒙自市引种栽培生产的紫锥菊药材中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和中兽药原料药材生产基地。

    2025年01期 v.48;No.607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综述

  • 酸化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袁子安;张琛;唐雄卓;

    酸化剂作为促生长类抗生素的替代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中。酸化剂具有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仔猪生长、降低仔猪腹泻率及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等作用,其中在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方面效果尤其突出。仔猪在断奶过程中面临着生理和行为上的双重挑战,酸化剂可通过调节肠道环境来提高仔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整体健康状态。近年来,关于酸化剂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研究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酸化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研究进展,为其在畜牧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减排策略研究进展

    杨佳纯;赖洁微;闵力;李大刚;谭昇;巴桑珠扎;杨舒黎;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错综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一系列厌氧代谢途径对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生成甲烷(CH_4)。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CH_4的产生不仅导致能量的损失,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抑制瘤胃CH_4排放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瘤胃微生物和饲粮营养是影响反刍动物CH_4排放的两大因素。文章阐述了产甲烷菌、细菌、原生动物和厌氧真菌在瘤胃CH_4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归纳总结了调整饲粮组成、添加化学抑制剂、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和直接饲喂微生物等方法在降低CH_4排放方面的作用效果,为反刍动物CH_4减排策略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06-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 花生四烯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彤;张秀霞;鲁耀鹏;冼健安;李军涛;张泽龙;张丽敏;郑佩华;

    花生四烯酸(AA)是动物体内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水产动物必需的营养素。AA主要集中在细胞膜中,在生物体内通过三条关键的代谢通路发挥作用。AA参与了水产动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生长、繁殖、组织发育、增强精子和卵子的活力、提高幼苗的品质、免疫调节反应、增强抗应激能力,并对骨骼发育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提升了水产动物的整体品质。文章主要介绍了AA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与代谢机制,总结了近年来在饲料中添加AA对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动物生长、存活、组织发育、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为AA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1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 苋菜的营养价值、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王海棚;冯会利;

    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农业与提升动物生产效率的背景下,探索营养丰富的多功能饲料资源显得尤为关键。苋菜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草本植物,具有作为优质饲料的潜力。苋菜中的多酚和黄酮等活性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还能促进动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文章综述了苋菜的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推动饲料资源的创新与优化、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柴艳;张荟荟;朱昊;童培培;

    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饲料,在畜牧业中被广泛使用。在青贮过程中,由于需要促进乳酸菌的发酵、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等原因,需要添加不同类型的青贮添加剂。新鲜饲料在青贮时使用添加剂能够提高发酵品质,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改善营养品质,延长青贮饲料的保存时间。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各类青贮添加剂相关研究,包括发酵抑制剂、发酵促进剂、营养性添加剂、其他类型添加剂及其作用机制与使用效果,并对青贮饲料添加剂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新型生物制剂研发和多种添加剂复合使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与营养品质,为未来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2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产业经济

  • 数字化投入对饲料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宋雷;

    试验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投入对饲料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投入对饲料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明显促进效应。股权集中度、自由现金流与信息披露质量对饲料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而资产负债率会产生负向效应。数字化投入对饲料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民营饲料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饲料企业的作用更强。因此,文章提出增强数字化投入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因企制宜实施数字化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速提升饲料企业经营绩效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8;No.607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权丽;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关系着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也是影响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的关键。为探析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重心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展开测算及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聚集现象,莫兰指数整体呈“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的态势。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重心呈“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演变态势。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空间演变与“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区位重心演变趋势,且主要受到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因素影响。

    2025年01期 v.48;No.607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双碳”目标下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策略研究

    张蕊;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加快落实“双碳”行动背景下,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作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务实之举,既是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进程的有力举措,也是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向“双碳”目标,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从政策、市场、主体维度出发,强化高位统筹,加强品牌建设,深化协同合作,从而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各地区在促进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数字化养殖,加速推进低碳减排;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种养结合模式,促进农牧有机互补。

    2025年01期 v.48;No.607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畜牧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姜坤;

    畜牧旅游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突破口,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为畜牧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来源。畜牧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从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文章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畜牧旅游发展基础;注重畜牧旅游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畜牧旅游发展条件;创新畜牧旅游开发理念,引领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助力。

    2025年01期 v.48;No.607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