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周力;侯生珍;李雪清;王志有;桂林生;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产酶益生素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羔羊日粮中的基础日粮成分完全相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额外添加0.2%、0.4%的益生素。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53%、18.18%(P<0.05),且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的ADG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的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3.33%、10.00%,死亡率均下降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均能降低料重比(F/G),提高饲料利用率。试验Ⅰ组的血液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可提高育肥羔羊的生产性能,增强其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腹泻发生率,添加量以0.2%较适宜。

    2020年04期 v.43;No.50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甘草茎叶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潘军;陈靖晶;朱玉新;

    试验研究甘草茎叶替代苜蓿干草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绵羊分别用0%、25%、50%甘草茎叶替代饲粮中苜蓿干草。结果表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且随着甘草茎叶的替代苜蓿水平的增加,绵羊的日增重反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试验第55 d,试验Ⅰ、Ⅱ组绵羊血清中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绵羊血液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中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绵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甘草茎叶替代苜蓿干草的比例应低于25%,甘草茎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2020年04期 v.43;No.50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应用CNCPS-S预测全混合日粮蛋白质在绵羊肠道的消化率

    张晓娟;程曾;高新梅;唐福;贺刚刚;高巍;

    试验旨在应用尼龙袋法和体内法验证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绵羊体系(CNCPS-S)蛋白质肠道消化率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配制3种精粗比为30:70、35:65、40:60的全混合日粮(TMR)。应用尼龙袋法和体内法实测TMR的瘤胃未降解蛋白质(CP)数量,CP肠道消化率和CP全消化道消化率,同时对TMR各CP组分的小肠消化率系数(Pb)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应用CNCPS-S预测TMR的CP肠道消化率和CP全消化道消化率,最后将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小肠消化率系数(Pb1、Pb2、Pb3、Pc)预测方程进行修正后,3种TMR的Pb1和Pb2均为100.00%,Pb3的拟合范围73.72%~83.11%,Pc的范围18.64%~32.28%。据此预测3种TMR之间CP肠道消化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TMR1和TMR2的CP全消化道消化率显著高于TMR3(P<0.05);3种TMR的CP肠道消化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0.87~0.98),均方根误差较低(0.59%~7.19%),决定系数较高(0.65~0.95)。试验结果说明,CNCPS-S对饲粮CP肠道消化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2020年04期 v.43;No.50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日粮蛋白水平对藏母羊妊娠期乳腺发育及初生羔羊肌肉组织形态的影响

    姜洋洋;侯生珍;王志有;韩小得;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水平对藏母羊妊娠期乳腺发育相关生殖激素及初生羔羊肌肉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藏母羊妊娠期日粮合理配制提供依据。4组母羊妊娠前期(0~85 d)放牧饲养;妊娠后期(86~150 d)舍饲饲养,分别饲喂能量相同而蛋白水平依次为7.5%、9.5%、11.5%和13.5%的日粮。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藏母羊血清中黄体酮、催乳素、生长激素、促黄体素、促卵泡激素含量均11.5%蛋白组最高;初生羔羊肌纤维的直径和面积随着母羊妊娠后期日粮蛋白水平的增高而增加,肌纤维密度随蛋白水平的增高而减小。

    2020年04期 v.43;No.503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蜘蛛酶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李爱心;王铭超;郑振宇;张宏辉;安芳芳;

    试验旨在研究蜘蛛酶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血清理化特性的影响。试验根据泌乳奶牛体重、泌乳天数与产奶量相近或相似的原则,选用40头泌乳后期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饲喂分别添加10 g/头、15 g/头和20 g/头蜘蛛酶的试验饲粮。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的日均产奶量分别降低5.58%,4.87%,2.58%,4.78%;饲粮中添加蜘蛛酶后,试验组Ⅰ、Ⅱ、Ⅲ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Ⅲ乳糖率显著提高了4.06%;试验组Ⅰ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蜘蛛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并且不会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产生不良影响,推荐蜘蛛酶在泌乳奶牛中的添加量为10 g/(头·d)。

    2020年04期 v.43;No.50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猪营养

  • 3种替抗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

    李晓玉;蒋家霞;陈忠伟;林昌华;卓清;胡庭俊;何颖;黎军;

    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益生菌、中药3种替抗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酸化剂组、C组为益生菌组、D组为中药组、E组为抗生素组,为期30 d。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生化指标前后期呈差异性变化;B组RBC总数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D组(P<0.01),试验后与A、E组相比,B、C、D组WBC含量比试验前极显著升高(P<0.01)。3种添加剂可改善仔猪生长性能,中药效果最佳;通过提高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以改善断奶应激反应,酸化剂效果最明显。

    2020年04期 v.43;No.503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禽营养

  • 8~11周广西东兰乌鸡适宜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梁天柱;刘璐;梁明振;廖玉英;黄英飞;吴亮;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东兰乌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以确定8~11周东兰乌鸡饲粮中最适饲粮的能量蛋白质水平。采用3×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成9个处理,3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17%、19%,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11.39 MJ/kg、11.97 MJ/kg、12.55 MJ/kg,试验饲养周期为4周。试验结果表明:以末重、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则能量水平11.97 MJ/kg、蛋白质水平17%组为效果最佳。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则能量水平12.55 MJ/kg、蛋白质水平19%组为效果最佳。适宜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东兰乌鸡对饲粮的能量表观代谢率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在各个处理组间以12.55 MJ/kg、蛋白质水平19%组效果最佳。综合以上指标,推荐8~11周东兰乌鸡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水平为12.55 MJ/kg,蛋白质水平为19%。

    2020年04期 v.43;No.50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 石榴皮粉对拜城油鸡生长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黄飘飘;舒英;沙尔山别克·阿不地力大;丁梦琴;陈磊;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石榴皮粉对拜城油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金霉素;试验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2.0%的石榴皮粉。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Ⅰ、Ⅱ、Ⅲ、Ⅳ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Ⅳ组平均日增重提高3.70%(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Ⅳ组的料重比分别降低4.12%和5.32%(P<0.05);各组间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T-AOC、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试验Ⅳ组T-AOC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拜城油鸡的饲粮中添加2%石榴皮粉对拜城油鸡生长发育无副作用,能降低料重比及增强拜城油鸡抗氧化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020年04期 v.43;No.50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鸡血清对鸡下丘脑神经元NPY和AgRp mRNA表达的影响

    盛微;陈菲;朱弘焱;陶晓莉;苏玉虹;田玉民;

    试验研究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的鸡血清对鸡下丘脑NPY和AgRp mRNA表达的影响。3个处理组的鸡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水平蛋氨酸饲粮9周。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鸡血清对鸡下丘脑NPY mRNA表达影响显著,其中公鸡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高水平组,中水平组显著高于高水平组,中水平与低水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母鸡低水平组显著高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无显著性差异。3个处理组之间公鸡下丘脑AgRp mRNA表达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高水平组,显著高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母鸡与公鸡表达结果一致。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的鸡血清对鸡下丘脑神经元NPY和AgRp mRNA表达均有显著影响。

    2020年04期 v.43;No.50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红豆杉叶对仙居鸡蛋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刘银兰;李国勤;叶轩;李浙烽;顾天天;田勇;李昂;卢立志;

    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豆杉叶对仙居鸡蛋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基础日粮组、2%红豆杉叶组、3%红豆杉叶组、4%红豆杉叶组,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对比,2%红豆杉叶组鸡蛋的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3%红豆杉叶组鸡蛋的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4%红豆杉叶组的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而各组鸡蛋的蛋重、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差异不显著(P>0.05);蛋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础日粮组鸡蛋的蛋白高度和蛋重、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蛋形指数和蛋白高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2%红豆杉叶组、3%红豆杉叶组和4%红豆杉叶组的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3%红豆杉叶组的蛋壳厚度与蛋重、蛋壳强度与蛋壳颜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红豆杉叶,可以改善仙居鸡蛋品质综合指标。

    2020年04期 v.43;No.50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植物提取物和酶复方低脂日粮对白羽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郭洁平;黄珂;黄瑞林;

    试验旨在研究低脂日粮配合植物提取物和酶复方制剂对白羽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白羽公鸡480羽,随机分成4组(n=8),试验期42 d。1~21 d阶段对照组日粮添加豆油10 g/kg,试验1、2、3组均添加5 g/kg;22~42 d阶段各处理组日粮分别添加豆油48.4、33.4、38.4、43.4 g/kg;试验全程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等量晶利来、晶绿安植物提取物和酶复方制剂。1~5 d期间采取保温措施,5~42 d阶段在自然低温环境下进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死淘率、腹脂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胸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比值更符合健康标准。结果表明:在植物提取物和酶复方添加剂的前提下低脂日粮和冷应激不影响白羽肉鸡的生长、屠宰性能,且能改善鸡肉品质,因此在不增加成本和无抗前提下添加净化"禽流感"等病毒的食物源性物质具有可行性。

    2020年04期 v.43;No.50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丁酸梭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成森;

    试验研究丁酸梭菌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组为不添加丁酸梭菌的空白对照组,试验2组、3组、4组分别添加浓度1×10~6、5×10~6、10×10~6 CFU/g的丁酸梭菌菌粉。结果显示,饲喂42 d后,试验2组、3组、4组的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显著增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死淘率也明显降低(P<0.05)。在蛋品质方面,试验3组和4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颜色(P<0.05),试验2组、3组、4组也明显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但各组之间的蛋重无明显差异(P>0.05)。在肠道微生物变化方面,试验2组、3组、4组显著提高了蛋鸡盲肠食糜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说明丁酸梭菌能够提高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促进肠道健康。

    2020年04期 v.43;No.50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水生动物营养

  • 苦参对松浦镜鲤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

    李虹晔;杨敬爽;张信平;程丽伟;韩晴;孙悦轩;朱淼;夏艳洁;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添加剂对松浦镜鲤(Songpu mirror carp)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5、15、30 g/kg苦参粉,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15 g/kg试验组的松浦镜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指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30 d达到最高(P<0.01);血液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和溶菌酶活性在5 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30 d和第15 d达到最高(P<0.01);30 g/kg试验组的增重率在第30 d达到最高(P<0.01);各试验组的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生长及免疫指标,苦参添加剂对松浦镜鲤的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

    2020年04期 v.43;No.50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茶多酚对草鱼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雷宇杰;刘开放;孟瑾;李峥;黄荣静;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草鱼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5组草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的试验饲料,连续投喂8周后对草鱼的血清免疫指标进行测定。试验首先测定茶多酚对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鱼类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敏感性显著高于杀鲑气单胞菌(P<0.05),筛选嗜水气单胞菌为攻毒试验所用菌种。饲养结束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各组草鱼进行攻毒试验,对疾病感染情况下草鱼的存活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提高SOD、CAT、AKP、LYZ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活性(P<0.05);添加400、600、8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的存活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茶多酚能促进强化草鱼天然免疫反应和抗病力,饲料中茶多酚的添加量以400 mg/kg为宜。

    2020年04期 v.43;No.50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特种动物营养

  • 饲料中添加羽毛粉对小型成犬适口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及体重影响

    高利肖;冀少波;陈宝江;

    试验研究酶解羽毛粉对小型成犬适口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及体重的影响。采用4种日粮,以部分羽毛粉替代鸡肉粉,分别为Ⅰ(对照日粮)、Ⅱ(2%羽毛粉日粮)、Ⅲ(3%羽毛粉日粮)、Ⅳ(5%羽毛粉日粮),1~3组分别饲喂Ⅰ与Ⅱ日粮、Ⅰ与Ⅲ日粮、Ⅰ与Ⅳ日粮。适口性试验结果表明:以2%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与对照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3%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显著低于对照日粮组(P<0.05);以5%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极显著低于对照日粮组(P<0.01)。消化代谢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羽毛粉影响犬对日粮蛋白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2%、3%、5%羽毛粉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3.28%(P<0.05)、3.83%(P<0.01)、8.51%(P<0.01);5%羽毛粉组结束体重较初始体重降低5.39%(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2020年04期 v.43;No.50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水蛭超微粉调节兔肝脏脂代谢作用研究

    王留;刘秀玲;梁博;王向国;

    应用试剂盒检测添加0.05%、0.10%、0.15%水蛭超微粉高脂日粮饲喂试验兔肝脏组织上清液Apo A、Apo B、Apo E、MDH、LPL、HL的含量和肝脏LPL、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研究水蛭超微粉调节兔肝脏脂代谢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水蛭超微粉具有调节兔肝脏脂代谢的作用,0.10%~0.15%水蛭超微粉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兔肝脏Apo B、MDH的含量和提高Apo E、HL、LPL的含量,提高高脂饲喂兔肝脏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

    2020年04期 v.43;No.5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试验研究

  • 荔枝加工副产物的青贮工艺研究

    张秋萍;田汉晨;黄泽林;凌翀;池周颖;郭勇庆;孙宝丽;邓铭;

    为了研究荔枝加工副产物的青贮工艺,设置了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以荔枝渣为原料,设置对照组(A),添加10%玉米粉组(B),每组3个重复,密封厌氧青贮40 d,在青贮前后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第2阶段根据青贮原料的不同分为3个试验组:G组,以果皮、果核为原料;C组,以果皮、果核、次果为原料;Y组,以次果、果皮、果核、玉米粉为原料,青贮40 d后取样对其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物质含量、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第1阶段,B组青贮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均高于A组;B组青贮后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高于A组,而粗纤维含量低于A组。第2阶段,3组青贮品质优良,感官评定等级均为一级。其中,Y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比值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研究表明,荔枝加工副产物是一种良好的青贮原料,而使用玉米粉可改善青贮品质。

    2020年04期 v.43;No.50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宋立立;张泽生;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氯化钙、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4%、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最优发酵条件为: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8%、氯化钙添加量8 g/L、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中性蛋白酶酶活为420.36 U/mL,比优化前98.36 U/mL提高了3倍。

    2020年04期 v.43;No.503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 U-M协同提取绿甘蓝中原花青素工艺的优化

    程海涛;申献双;

    以衡水本地产绿甘蓝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旋转机械研磨作用协同提取绿甘蓝中原花青素,同时根据协同原理设计了超声波-旋转机械研磨协同设备示意图。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超声-旋转机械研磨协同提取绿甘蓝中原花青素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旋转机械研磨时间33 min、液料比值40 mL/g、超声功率450 W、超声-旋转机械研磨温度44℃、乙醇体积分数46%、旋转机械研磨转速1 56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7.248 mg/g。实际3次平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数学模型相对误差仅为0.01%,模型高效可用。

    2020年04期 v.43;No.50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四种低聚糖对乳酸菌体外增殖过程的影响研究

    杨健;马永强;姚笛;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低聚糖对乳酸菌体外增殖过程的影响。以不同低聚糖代替葡萄糖作为MRS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体外培养,测定4种乳酸菌不同培养时间的OD_(600nm)、pH值、还原糖含量及24 h培养液中的有机酸生成量。结果表明:4种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无显著差异,低聚果糖对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低聚麦芽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因此,为充分发挥益生菌的功能应选择合适种类的低聚糖作为益生元添加到饲料中。

    2020年04期 v.43;No.50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营养研究

  • 苜蓿草粉在母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王朝廷;

    苜蓿是传统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全面而丰富。关于苜蓿草粉在猪饲料中添加的研究很多,而饲料企业真正用于饲料生产的并不多。文章主要介绍饲料生产企业对苜蓿草粉在母猪日粮中的20%添加比例的实际应用实例研究及效果验证,为苜蓿草粉在猪日粮的添加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检测技术

  • HPLC同时测定博落回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中3种生物碱含量

    李小莹;周峰;张民达;曾建国;谢红旗;

    试验建立HPLC同时测定博落回中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中金黄紫堇碱、碎叶紫堇碱、四氢非洲防己碱含量的方法,并对博落回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色谱柱Agilent 5TC-C18(2)、柱温35℃、波长286 nm、流速0.8 mL/min、进量10μL,流动相磷酸水(A)和磷酸乙腈(B),洗脱条件:0~5 min 5%~15%B,5~25 min 15%~20%B,25~32 min 20%~25%B,32~40 min 25%~40%B,40%~50 min 40%~90%B。结果表明,在上述试验条件下金黄紫堇碱、碎叶紫堇碱与四氢非洲防己碱分离度良好,且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在3%以内。金黄紫堇碱在博落回花果期的果含量最高,碎叶紫堇碱在博落回果期叶中含量最高,四氢非洲防己碱则在花期叶中含量最高。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高,可用于博落回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为博落回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甲醛的含量

    赵贞;万鹏;李翠枝;温国艳;付云双;刘春霞;吕志勇;

    试验建立饲料中甲醛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正己烷溶液提取试样中甲醛,2,4-二硝基苯肼衍生,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饲料中甲醛添加量为2~20 mg/kg时,回收率91.0%~99.6%。定量检出限为2 mg/kg。该方法精确度高、检测灵敏,可用于饲料中甲醛的检测。

    2020年04期 v.43;No.503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包膜γ-氨基丁酸的含量

    吴月敏;赵威;徐振兴;张倩云;王效;徐二华;李浙烽;

    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γ-氨基丁酸的含量。色谱柱:博纳艾杰尔,Venusil MP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乙腈=90:1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5 mL/min。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在0.1~1.6 g/L的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7),最低定量限为1.5μg。试验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准确、灵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包膜γ-氨基丁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2020年04期 v.43;No.50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饲料安全

  • 真菌毒素与隐蔽型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李波;刘秀斌;曾建国;

    真菌毒素对农作物产量、农畜产品质量,尤其是饲料安全产生极大危害。真菌毒素的防范以及脱毒对饲料质量甚至公众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几类常见的真菌毒素和主要的隐蔽型真菌毒素,并归纳了生物鉴定法、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等检测方法。最后,对化学脱毒、微生物脱毒、物理脱毒和中草药脱毒等几种真菌毒素脱毒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后续对真菌毒素和隐蔽型真菌毒素的研究及其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双酶梭菌在肉仔鸡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刘秋晨;张英雪;刘恩;李娟;陆继爽;杨乔乔;刘艳;

    对分离到的双酶梭菌进行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试验,评定双酶梭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上的安全性,为其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给1日龄肉仔鸡一次性灌服1×10~(10) CFU的双酶梭菌,7 d后无病死现象,剖检各器官无明显病变。与灌服同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试验组脏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每天灌服5×10~8 CFU/mL的有效剂量组和5×10~9 CFU/mL的多倍剂量组,在饲喂35 d后存活率为100%,剖检各器官无明显病变,内脏及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剂量组空回肠指数、直肠指数、盲肠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倍剂量组盲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酶梭菌对肉仔鸡无毒性致死作用,对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肠道发育。

    2020年04期 v.43;No.503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资源开发与利用

  • 放牧对草原地下根系生产和根系动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崔猛;金武鹏;骆岩;王新宇;高英志;

    根系对植物养分、水分吸收及土壤碳氮循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放牧对根系生长动态过程影响的研究还很薄弱。文章综述了不同放牧强度以及放牧方式对根系生产和根系动态影响的最新研究。放牧主要通过采食植物地上部分和践踏作用,增加土壤温度和容重,减少土壤含水量,从而抑制植物根系生产,加快根周转,降低根寿命。这种影响会随放牧强度增加愈发显著。在适度放牧强度下,混合放牧由于不同牲畜采食习性存在差异,导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增加植物根系生产,加快根周转,降低根寿命。此外,轮牧也能通过合理的利用放牧时间减弱践踏作用对根系生长的负面影响,并且通过排泄物的返还以及凋落物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进而增加根系生产。未来的研究应加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方式耦合对植物根系生产和根系动态过程的研究,这些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放牧制度如何影响地下根系碳储量和碳动态变化,并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3;No.503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木本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苏立城;周玮;陈晓阳;张永亮;何茜;

    木本饲料是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由于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丰富和饲喂效果良好等原因,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目前饲料行业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基于国内外对木本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综述木本饲料在营养价值、饲喂效果、产业化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木本饲料研究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指出今后木本饲料的研究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出应加强饲料植物的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动物饲喂、采集加工研究与综合产品开发。

    2020年04期 v.43;No.50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噬菌体之窗

  • 噬菌体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葛龙;贺永超;董强;郑倩;于凌云;潘强;

    试验研究噬菌体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1%那西肽300 g/t和10%金霉素200 g/t,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噬菌体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100、200、500 g/t(低、中、高剂量)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噬菌体复合制剂。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料肉比分别下降6.75%、6.75%、7.36%和6.75%(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中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降低明显(P<0.05),沙门氏菌变化不明显;而噬菌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5);噬菌体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乳酸菌数量(P<0.05)。噬菌体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差异显著(P<0.05);噬菌体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胸腺指数(P<0.05),但对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提高不显著;噬菌体组能显著提高IgG水平(P<0.05)。综上所述,噬菌体可以降低白羽肉鸡料肉比,降低腹泻率和死淘率,降低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免疫功能,添加量在200 g/t较为合适。

    2020年04期 v.43;No.503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矿物微量元素

  • 碘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袁燕平;彭红星;洪双胜;

    在饲料中,碘是1种非常重要但难以检测的元素。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各个领域中各种关于碘的检测方法,包括容量法、分光光度法、仪器法等,以及各类方法的适用情况,对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为饲料中碘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2020年04期 v.43;No.503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肠精灵论坛

  • 益生元在消化道健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冬岩;孙笑非;王文娟;潘宝海;

    益生元可以被人和动物体内有益微生物选择性利用,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最佳平衡的作用。益生元和益生菌的组合可提高益生菌候选菌株的存活率,为宿主消化道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文章针对益生元的功效,特别是其对消化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益生元的精准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综述

  • 通过营养调控改善肉鸡健康水平

    罗丹;李蛟龙;邢通;张林;高峰;王迎春;仲向前;

    营养与动物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调控手段可保证并提高肉鸡的健康状况。肉鸡抗病营养技术主要通过研究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改进肉鸡健康的营养调控机理,建立相关营养调控技术,提高肉鸡对疾病的抵抗力。文章综述了增进肉鸡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以期为相关技术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丝兰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康兴;

    丝兰提取物包含皂苷、多糖、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提高畜禽生长性能、维持畜禽肠道健康、提高抗氧化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畜禽产品品质、降低畜舍有害气体含量等多种功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丝兰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入手,探讨丝兰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0年04期 v.43;No.503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单宁及其组分的生物活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谢凯桓;丁鹏;张云露;宋泽和;贺喜;范志勇;

    单宁是大部分植物性原料中都含有的一种成分,一直以来被当作一种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单宁在畜禽生产中还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文章对单宁的组成、生理功能和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单宁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钙、磷和铁矿物质元素对中华鳖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寇红岩;周萌;黄燕华;姚文娟;张玮岚;闫立新;苗玉涛;林蠡;

    中华鳖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水产经济动物。钙、磷和铁矿物质元素可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活动,对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进行调节。文章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中华鳖对钙、磷和铁矿物质元素的需求,从中华鳖的营养和抗氧化系统及免疫学层面进行研究,对中华鳖饲料中钙、磷和铁矿物质元素的水平和组成提供参考数据,以期促进中华鳖饲料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

    2020年04期 v.43;No.503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畜禽抗氧化应激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

    高温婷;王金荣;苏兰利;李林儒;黄进;张红军;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动物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中重要的转录因子,也是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控中枢。文章介绍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基本特性,并综述了畜禽抗氧化应激过程中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

    2020年04期 v.43;No.503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的营养调控与利用

    张雷;白园园;王鑫源;胡世超;王净;

    繁殖母绵羊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营养调节改善母体体况,对维持繁殖母绵羊正常的繁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繁殖母绵羊在空怀期膘情适中、诱导发情,妊娠期日粮的能量水平及饲料添加剂,以及哺乳期的精粗粮比例、蛋白质水平、添加剂和饲养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以期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从而使繁殖母羊生产性能最大化、饲养成本最优化、养殖经济效益最佳化。

    2020年04期 v.43;No.503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营养调控技术在养殖业中应用

    张相春;杨亚静;高智席;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需要不断改善营养配方,提高动物健康生长的速度、保障肉品质、减少病死率和对环境的污染。文章通过简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改善饲料添加剂和营养方案等营养调控技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3;No.503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荷斯坦奶公犊牛颗粒料蛋白水平优化研究进展

    韩志熠;秦贵信;甄玉国;王涛;张学峰;孙喆;陈雪;赵巍;

    奶公犊牛培育是奶牛肉用养殖的关键阶段,饲粮的营养水平和结构对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犊牛的组织生长、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改善犊牛饲粮利用率和生长性能。文章主要从犊牛颗粒料中蛋白质水平优化对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犊牛的精准饲养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3;No.503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 猪场大批次生产的操作方式及应用前景

    付建全;

    猪场大批次生产是根据猪体内激素的生理变化规律,将以往连续生产转变为集中生产。母猪发情排卵生理机制是实行大批次生产的生理基础,母猪营养对母猪排卵发情周期的正常运行与同步化有着重要影响,还能增强批次化生产的效率与优势。文章综述国内外的批次化生产养殖经验及统计数据,结合母猪性周期的生理变化过程和国内外母猪生殖营养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新养殖环境下提升养猪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3;No.503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依赖灰色多层次弱收敛序列系数的饲料物流车辆调度优化

    王利改;

    传统的饲料物流车辆调度优化方案调度范围过小、调度花费时间较长、调度花费成本较高,不利于饲料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依赖灰色多层次弱收敛序列系数研究了一种新的饲料物流车辆调度优化方案,根据计划性、预防性和机动性3个特点建立了饲料车辆调度优化模型,通过分析饲料物流配送车辆序列系数确定线路模式,使用灰色多层次弱收敛序列系数拟合出最短线路,从而得到饲料物流车辆调度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实现过程共分为采集饲料运输交通路网信息、编制饲料配送图、建立饲料物流车辆管理模式三步。为检测优化方案效果,与未优化之前的方案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饲料物流车辆调度方案明显增加调度范围,有效缩短了调度过程花费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花费成本,促进饲料产业的发展。

    2020年04期 v.43;No.503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广告·书评

  • 新型锤片式饲料粉碎机内部结构的优化及对比性能测试——评《饲料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刘兆琪;

    <正>"粉碎"是指通过破坏内部凝聚力形态而改变饲料物理表现性状的手段。在机械力作用下,粉碎可将大体积或块状饲料转化成体积相对较小且满足生产粒度条件的小颗粒状物质。粉碎工序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处理环节。若不考虑其他添加物质的影响,饲料的粉碎程度将直接关乎产品的后续加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饲料产品的食用质量。锤片式粉碎机是一种具备冲击式粉碎功能的饲料加工设备,同时具备占地面积小、粉碎空载启动速率快、通用性高、传动连接灵活、粉碎质量好等优势。在整个粉碎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敏感性,即饲料产品可在不经过高温加热的情况下,直接粉碎研磨。与其他同类型生产工具相比,锤片式粉碎机的成型生产率最高,但日常的维修与养护步骤最为简单,这也是其受到国内外饲料加工企业广泛欢迎的主要原因。

    2020年04期 v.43;No.503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