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刘畅;张东伟;郭晓宇;赵艳丽;郭咏梅;闫素梅;

    试验利用体外法研究在底物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CON组)仅添加2%亚麻油,不添加棕榈油;PMO组仅添加2%棕榈油,不添加亚麻油;其余3个处理组的亚麻油∶棕榈油依次为4∶6 (LP1组)、5∶5 (LP2组)、6∶4 (LP3组)。底物日粮精粗比5∶5,各处理组油脂添加量均为2%。分别测定3、6、9、12和24 h的瘤胃发酵参数,计算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比例的亚麻油和棕榈油均可降低绒山羊体外瘤胃培养液的氨态氮(NH3-N)浓度、原虫数量与产气量,提高菌体蛋白(BCP)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研究表明,亚麻油与棕榈油以6∶4的比例添加时,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促进效果较好。

    2022年07期 v.45;No.54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葡萄渣饲粮对滩羊生长性能、胃肠道组织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程新东;杜霞;梁艳萍;刘春燕;辛国省;高巧仙;伍修锟;杨果;

    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葡萄渣(GP)对滩羊生长性能、胃肠道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月龄左右去势滩羊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0 (CON组)、1%(GP1组)、2%(GP2组)、4%(GP4组)和8%(GP8组)的葡萄渣饲粮。试验期4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1组、GP2组和GP4组滩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降低,GP8组滩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GP4组滩羊空肠的绒毛高度、结肠黏膜层厚度分别提高2.0%和33.3%,GP8组滩羊的空肠肌层、结肠肌层和黏膜层厚度分别降低48.5%、34.4%和11.6%。GP8组滩羊的瘤胃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P2组和GP4组滩羊的瘤胃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GP4组滩羊的空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GP4组、GP8组滩羊的盲肠和结肠纤维素酶及脂肪酶活性均较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一定量的葡萄渣饲粮不会影响滩羊的生长性能,添加4%和8%的葡萄渣均能够改善滩羊胃肠道形态和消化酶活性。

    2022年07期 v.45;No.54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丁酸梭菌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胡志超;周振明;李民峰;陈思羽;何家俊;李莉;解祥学;万荣;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组成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头、12月龄、体重约为350 kg的健康“西门塔尔×秦川”杂交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肉牛饲喂基础日粮,丁酸梭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g/(头·d)的丁酸梭菌(活菌数≥1.0×109CFU/g)。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牛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肉牛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牛血清的总蛋白(TP)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饲料干物质消化率,降低肉牛肠道有害菌的数量,提高血清的TP含量和ALT活性。

    2022年07期 v.45;No.54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茶树油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奶牛乳腺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水平表达量变化的影响

    武小姣;王敬林;杨天宇;赵国琦;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组织,利用qRT-PCR,探究茶树油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奶牛乳腺组织炎症因子基因水平表达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为奶牛乳腺组织贴壁后添加2 mL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茶树油组为奶牛乳腺组织中添加含0.05%茶树油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06CFU/well)的培养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茶树油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减少(P<0.01),Toll样受体2(TLR-2)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8(IL-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β-酪蛋白(β-casein)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0.05%茶树油可以有效减少奶牛乳腺组织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量,提高β-casein基因水平。茶树油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由吸收进入乳腺,可以在预防乳房炎和抗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07期 v.45;No.54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牛乳品质、体细胞数、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李静辉;崔莹;孔婉莹;洪瑜;李慧;马德志;张可勇;刘吉成;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80头体况、预产期、胎次、年龄、体重、泌乳日、产奶量相近、健康状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添加100、200、300 g/d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8 w。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奶牛的采食量及泌乳量均显著升高(P<0.05);牛奶中乳脂率及体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乳蛋白率显著提升(P<0.05),牛奶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奶牛血清中激素指标催乳素(PRL)、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生长素(GH)含量显著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200~300 g/d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泌乳期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改善乳品质,降低体细胞数,改善泌乳期奶牛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

    2022年07期 v.45;No.54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猪营养

  • 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琛;郭浩;郝壮;李培丽;孙开济;

    文章共设置3个试验:试验1研究双歧杆菌益生菌制剂的抑菌特性;试验2研究双歧杆菌益生菌制剂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3研究双歧杆菌益生菌制剂对腹泻仔猪的治疗效果影响。试验2选取胎次一致、妊娠日龄110 d左右的母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组分别在仔猪出生及3日龄灌服1、2、3 mL的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3选取日龄相近、腹泻程度一致的哺乳仔猪88头,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连续灌服5 d。试验1结果显示,通过牛津杯抑菌圈法发现研究所使用的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性与庆大霉素相近。试验2结果显示,灌服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及断奶重(P<0.05);灌服3 m L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哺乳仔猪第1 w、前2 w和全期的腹泻率(P<0.05)。试验3结果显示,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组治愈率提高13.6%,平均治愈天数减少0.33 d。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制剂中的大量益生菌、有机酸等有益组分,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哺乳期间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并可以应用于仔猪腹泻的治疗。

    2022年07期 v.45;No.541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发酵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关志惠;陈宝剑;陈钊;黄俊明;覃兆鲜;孙如玉;崔奎青;谢炳坤;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薯藤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35 kg的育肥猪1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猪饲喂以15.7%发酵薯藤饲料替换基础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猪的净增重比对照组高10.48%(P<0.05);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0.11%(P<0.05);试验组猪的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10.13%(P<0.05)。试验组猪比对照组节约15.89%的饲料成本,每头猪收益增加109.84元。研究表明,发酵薯藤青饲料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2022年07期 v.45;No.54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禽营养

  • 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邹俊;龚建刚;郝艳霜;荆佳林;刘焕良;冯志华;赵国先;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312只、1日龄健康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以及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复合物。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和1~42日龄各处理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1~21和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肉鸡屠宰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酸钾组和复合组肉鸡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酸钾组和复合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梭菌组和复合组肉鸡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试验组肉鸡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饲粮中组合添加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的效果最佳。

    2022年07期 v.45;No.54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日粮添加维生素E乙酸酯对芦花鸡蛋中维生素E含量及蛋品质的影响

    张科研;吴凤明;刘鼎阔;李源;王倩;于晓雪;李留安;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乙酸酯对芦花鸡蛋中维生素E含量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30周龄的健康芦花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芦花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0、240和480 mg/kg的维生素E乙酸酯。试验期为30 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鸡蛋中维生素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蛋中维生素E含量随着日粮中维生素E乙酸酯浓度增加而增加。第10 d时,试验3组蛋重和蛋清重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1组蛋黄颜色和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第20 d时,试验2组蛋黄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厚度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第30 d时,试验1组蛋重、蛋清重和蛋清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乙酸酯能够增加蛋黄中维生素E含量;维生素E乙酸酯具有增加蛋黄重和蛋黄比率的趋势。

    2022年07期 v.45;No.541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日粮添加桑黄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贾冬舒;秦凤贤;刘蓓;唐玉娇;陈巍;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桑黄多糖(PL-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500只238日龄蛋鸡,随机分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CK)蛋鸡饲喂基础日粮+生理盐水(SPSS)。试验1组、2组、3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PL-N+SPSS、LPS、PL-N+LPS。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试验2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哈夫单位和蛋壳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蛋鸡血清胆固醇(CHO)、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试验2组相比,试验3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哈夫单位和蛋壳厚度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CHO、IgG、IgA、IL-6、TNF-α含量及AS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蛋鸡血清T-AOC及CAT、SOD、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桑黄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脂多糖诱导蛋鸡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功能。

    2022年07期 v.45;No.54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水生动物营养

  • 低蛋白饵料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春秀;刘广勤;王霜英;韩雪蕾;

    试验旨在探究低蛋白饵料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360尾黄河鲤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试验Ⅰ组)鲤鱼投喂含35%粗蛋白的基础饵料,试验Ⅱ组~试验Ⅵ组鲤鱼投喂含25%粗蛋白的基础饵料+不同水平牛磺酸(0、0.3%、0.6%、0.9%、1.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鲤鱼的增重率、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饵料系数、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试验Ⅱ组鲤鱼的肝甘油三酯含量、肝和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和肠脂肪酶及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和血清的胆固醇以及肝甘油三酯含量随牛磺酸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肝和血清SOD以及胰脂肪酶、肠脂肪酶、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饵料中加入适量牛磺酸能够改善黄河鲤鱼的生长性能,适宜添加量建议为0.6%~0.9%。

    2022年07期 v.45;No.54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养殖效果的影响

    李方洲;黄亚冬;郭永军;梁爽;

    试验旨在探究适宜天津地区鲍鱼养殖的饵料类型。选择960只皱纹盘鲍,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盐渍龙须菜、盐渍海带、盐渍裙带菜、干制海带、干制裙带菜、干制紫菜以及配合饲料。观察饵料泡发后的形态与保持度,研究投喂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的壳长与体重增长、死亡率、水质及投喂2个月后皱纹盘鲍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期2个月。结果显示:干制紫菜漂浮现象最严重,其他饵料组沉浮性较好;投喂配合饲料(皱纹盘鲍平均壳长为5.65 cm、平均体重为30.7 g)和盐渍龙须菜(鲍鱼足肌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较高)效果最佳;投喂配合饲料的鲍鱼死亡率及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可以选择配合饲料与盐渍龙须菜搭配投喂鲍鱼以提高其壳长与体重,降低死亡率。

    2022年07期 v.45;No.541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4K]

试验研究

  • 菌酶协同发酵香菇菌糠工艺参数的优化

    王乐乐;秦荣艳;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梁见弟;赵晨;王文奇;刘艳丰;张文举;

    试验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香菇菌糠工艺参数。针对香菇食用菌种植后的菌糠,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玉米添加量(A)、底物水分含量(B)、菌酶组成(C)、菌酶接种量(D)和发酵时间(E) 5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对香菇菌糠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发酵产物中感官指标评定、pH值及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确定菌酶协同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影响菌酶协同发酵香菇菌糠效果的因素次序是玉米添加量>底物水分含量>菌酶组成>菌酶接种量>发酵时间。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A_3B_4C_4D_4E_1,即玉米添加量6%,底物水分含量66%,菌酶组成为布氏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黑曲霉、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菌酶接种量2.8%,发酵时间30 d。研究表明,优化菌酶协同作用发酵工艺参数,发酵香菇菌糠,可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可作为动物生产中饲料添加剂使用。

    2022年07期 v.45;No.54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肉羊用发酵全混合日粮菌种组合的筛选

    韩燕国;张浦森;司维江;黄泽宇;姜勋平;黄德利;吴清怡;文若岚;

    试验旨在筛选适用于发酵肉羊全混合日粮的最佳益生菌组合。通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ELISA方法,设置A组至H组7种菌剂(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两歧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黑曲霉和米曲霉)的8个菌种组合(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黑曲霉+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黑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黑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对肉羊用发酵全混合日粮营养价值和霉菌毒素的评价,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86%,其他菌种的添加量为0.43%,对照组为不添加任何菌剂。发酵时间为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种菌种组合能够显著提高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中的真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效果最好的是E组。与对照组相比,多种菌种组合能够显著降低FTMR中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含量(P<0.05),黄曲霉含量下降最显著的是E组(P<0.05),呕吐毒素含量下降最显著的是H组和G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菌种组合能够有效提高FTMR的饲料品质和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效果最佳的是E组。

    2022年07期 v.45;No.54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钾肥对紫花苜蓿越冬前后根颈抗氧化酶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李清泉;潘翔磊;

    试验研究秋季施用不同水平的氧化钾(0、75、150、225、300 kg/hm2)对苜蓿根颈在越冬前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晚秋时节和入冬初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苜蓿根颈MDA含量下降。施氧化钾150 kg/hm2处理组的苜蓿根颈POD、SOD和CAT活性在越冬前和越冬后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150 kg/hm2氧化钾可明显增强苜蓿抗寒性。

    2022年07期 v.45;No.54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黄花菜抗氧化抑菌活性的筛选以及化学成分分析

    董壮;欧小勇;周妮;贺欣怡;曾建国;钟晓红;

    试验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法(DPPH)、铁离子还原法(FRAP)评价黄花菜根和花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微量稀释法评价黄花菜根和花不同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具有显著活性的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FRAP结果显示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6.88 mmol/g)总抗氧化能力强于对照组(6.59 mmol/g),其余萃取部位均未表现明显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结果显示,在样品溶液浓度为0.4~1.0 g/L时,黄花菜的根和花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没食子酸丙酯(PG),与维生素C (VC)无差异,清除率均大于90.8%。经测定,根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和花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部位基本无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余部位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均≥10 g/L。研究表明,具有活性的部位经UPLC-Q-TOF-MS检测,所得MS以及MS/MS数据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分析,初步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黄酮类及蒽醌类化合物。

    2022年07期 v.45;No.541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 野菊茎叶多糖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刘存芳;王乙颖;刘洋;杜全超;王俊宏;刘波;田光辉;

    试验旨在提取野菊茎叶多糖,并评价多糖的安全性。通过突变性检测(Ames)、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小鼠精子畸形等试验考察致突变作用和一般毒性,Ames试验使用平板掺入法。结果显示:野菊茎叶多糖未诱导TA_(97)、TA_(98)、TA_(100)、TA_(102)的回变菌落数增加。雌雄鼠CP阳性对照组测试物剂量组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PCE/NCE)比值高于对照组,未见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增高。CP阳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未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率增高。30 d喂养试验,低剂量组雌鼠的第3 w食物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高剂量组的野菊茎叶多糖引起大鼠中毒性损伤改变。研究表明,野菊茎叶多糖安全无毒,无致突变作用和中毒性损伤改变。

    2022年07期 v.45;No.541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营养研究

  • 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研究

    李龙兴;雷会义;龚正发;何仕荣;朱欣;付浩;陈秀华;罗玉洁;

    研究为解决紫花苜蓿单独青贮不易成功和玉米秸秆直接利用营养价值低的问题,探索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混合青贮设置7个比例:80%玉米秸秆和20%紫花苜蓿(C_(80)A_(20))、70%玉米秸秆和30%紫花苜蓿(C_(70)A_(30))、60%玉米秸秆和40%紫花苜蓿(C_(60)A_(40))、50%玉米秸秆和50%紫花苜蓿(C_(50)A_(50))、40%玉米秸秆和60%紫花苜蓿(C_(40)A_(60))、30%玉米秸秆和70%紫花苜蓿(C_(30)A_(70))、100%紫花苜蓿(A_(100))。青贮60 d,测定混合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可提高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乳酸(LA)含量,降低p H值和丁酸(BA)含量。研究表明,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增加,p H值明显增加,有少量BA产生。实际应用中建议添加40%左右的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2022年07期 v.45;No.54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添加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吕文竹;孙慧军;王洋;王品胜;张秀江;蒋兵兵;王兆贵;高正龙;

    试验研究添加麸皮、玉米粉、糖蜜等农副产品作为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对照组为100%构树粉;试验组Ⅰ为构树粉90%+麸皮10%;试验组Ⅱ为构树粉85%+麸皮10%+玉米粉5%;试验组Ⅲ为构树粉80%+麸皮10%+玉米粉5%+糖蜜5%。在料液比1 g/mL、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1∶1)5%、复合酶制剂1‰条件下,室温发酵至真空状态。结果显示:试验组Ⅲ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试验组Ⅱ(P<0.05),pH值与铵态氮/总氮(NH3-N/T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试验组Ⅱ(P<0.05);试验组Ⅲ酸溶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全株构树干粉中添加麸皮、玉米粉、糖蜜等农副产品作为辅料可明显改善构树干粉饲料发酵品质。

    2022年07期 v.45;No.54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常用蛋白原料体外蛋白消化速率、肽含量和功能的研究

    岳冬;唐玲;肖伟伟;

    试验旨在探讨仔猪饲料中常用蛋白原料的蛋白消化速率、肽含量和功能,为准确评价蛋白原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选取秘鲁蒸汽鱼粉、去皮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酵母水解物、发酵豆粕、大豆酶解蛋白7种常用蛋白原料,通过体外胃-胰蛋白酶两步法设定不同消化时间点,采集消化液测定氮含量,计算蛋白消化速率。选取秘鲁蒸汽鱼粉、酵母水解物、发酵豆粕、大豆酶解蛋白4种蛋白原料,通过HPLC色谱法、ABTS法、持钙能力检测法分别对150~1 000 Da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持钙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秘鲁蒸汽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发酵豆粕在24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去皮豆粕在15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膨化大豆在21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酵母水解物在12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大豆酶解蛋白在6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大豆酶解蛋白、酵母水解物在90 min时,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5种蛋白原料(P<0.05)。4种饲用蛋白原料150~1 000 Da肽含量由大致小、总抗氧化及持钙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酵母水解物、大豆酶解蛋白、发酵豆粕、鱼粉。研究表明,通过胃-胰蛋白酶两步法、HPLC色谱法、ABTS法、持钙检测法可以准确测定蛋白原料体外蛋白消化速率、小分子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持钙能力,深加工酶解的蛋白原料消化速率快、功能性强,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2022年07期 v.45;No.541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郝建辉;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对照组不加入添加剂,直接青贮;各试验组分别添加10 mg/kg的乳酸菌(乳酸菌组)、2 g/kg的苯甲酸钠(苯甲酸钠组)、50 mg/kg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室温避光青贮60 d。结果显示:乳酸菌处理组中苜蓿青贮粗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苯甲酸钠组和纤维素酶组苜蓿青贮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苜蓿青贮的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组苜蓿青贮的p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苯甲酸钠组和纤维素酶组苜蓿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乳酸菌、苯甲酸钠、纤维素酶对苜蓿青贮各方面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

    2022年07期 v.45;No.54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矿物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对畜禽脂质代谢的影响

    田丹;廖双;刘淳劼;彭湘平;王鑫;林谦;范志勇;

    微量元素在畜禽营养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抗病能力、繁殖性能,改善蛋、奶品质等。微量元素因其独有的营养与饲用价值,在调控畜禽机体的脂质代谢中被逐步应用。文章综述常见微量元素(铜、铁、锌、铬、硒和锰等)调控脂质代谢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的应用,以期为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肠精灵论坛

  • 饲料中肠炎沙门氏菌C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潘展锋;车立忱;齐景文;杜润东;袁帅;周铁忠;唐峰;

    为建立饲料中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sdfⅠ基因设计交叉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饲料中肠炎沙门氏菌的交叉引物等温扩增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可视化检测法(CPALFD)。检测条件: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63℃、甜菜碱浓度1.2 mmol/L、Mg2+浓度5.0 mmol/L、BST DNA聚合酶8 U、dNTPs浓度0.3 mmol/L。结果显示:检测限为1.0×101ng/L,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菌等常见菌无交叉反应;对56份疑似污染样品检测结果显示,CPA-LFD法与国标法和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初步建立饲料中肠炎沙门氏菌的CPA-LFD检测方法。

    2022年07期 v.45;No.54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噬菌体之窗

  • 噬菌体及抗菌肽对广西麻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葛龙;王军;石永顺;贺永超;孙晓玉;周丽丽;许兰彬;潘强;

    试验旨在研究噬菌体和抗菌肽对广西麻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广西麻鸡1 05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广西麻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在基础日粮中加入噬菌体300 g/t;试验组2在基础日粮中加入抗菌肽300 g/t;试验组3在基础日粮中加入噬菌体300 g/t+抗菌肽300 g/t;试验组4在基础日粮中加入噬菌体150 g/t+抗菌肽150 g/t;试验组5在基础日粮中加入噬菌体100 g/t+抗菌肽100 g/t;试验组6在基础日粮中加入噬菌体50 g/t+抗菌肽50 g/t。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麻鸡的腹泻率和死淘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麻鸡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除试验组6外,其余试验组麻鸡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麻鸡的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麻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噬菌体和抗菌肽能够降低广西麻鸡的料重比、腹泻率和死淘率,提高肠道乳酸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免疫功能,且两者合用效果更好,选取噬菌体100 g/t+抗菌肽100 g/t组合的效果最佳。

    2022年07期 v.45;No.54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问题探讨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饲料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李彩;

    在饲料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饲料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对提升抗风险能力、防范财务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9—2020年2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13个财务指标和2个非财务指标,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6个公因子指标,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检验,对饲料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是评价饲料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水平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经过模型训练与检验,BP神经网络模型整体准确率达到81.8%,对财务风险预警结果较为准确,可为饲料上市公司决策层防范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动物福利

  • 夏季福利化管理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吴玮琪;郭世伟;郭文亮;乌力雅素;赵宏杰;张勇伟;闫素梅;史彬林;

    试验旨在研究夏季畜舍增设喷淋和风扇处理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为制定驴驹热应激缓解措施提供参考。选取24头日龄(51.95±2.24) d、体重(56.80±5.34) kg相近的健康驴驹,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驴驹。试验分为对照组、喷淋组、风扇组、喷淋+风扇组。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风扇组与喷淋+风扇组驴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各组驴驹血清中肌酐(CRE)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风扇组与喷淋+风扇组驴驹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组驴驹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风扇组与喷淋+风扇组驴驹白细胞中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 (GSH-Px3)、超氧化物歧化酶1 (SOD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驴驹舍内增设喷淋和风扇处理能够缓解高温环境对驴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提高血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上调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风扇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好。

    2022年07期 v.45;No.541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综述

  • 单宁酸在瘤胃中的代谢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殷磊;沈维军;万发春;王祚;兰欣怡;

    单宁酸具有抗菌、抗腹泻等多种功效,能够调控反刍动物氮代谢、甲烷释放以及脂肪酸代谢,具有优化反刍动物饲料结构、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文章综述单宁酸在瘤胃中的代谢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中的应用,为单宁酸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趋势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朱恩恒;苗华彪;张永超;陈雷俊;韩楠玉;

    畜禽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易出现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导致农畜产品品质下降、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安全、高效、低残留、低污染,能够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及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文章综述酶制剂、抗菌肽、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五类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理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我国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苯乳酸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及替抗潜能分析

    蒋刘芽;周瑞;朱凯;王略宇;吴慧昊;卢利平;徐红伟;臧荣鑫;

    苯乳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天然酚酸类物质,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常用于食品防腐剂等行业。饲料中添加苯乳酸可延长饲料保质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调节畜禽免疫功能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等,且具有替抗的潜力。文章综述了苯乳酸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途径、抑菌特性和作用机理以及应用现状,从多方面探讨苯乳酸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黄粉虫处理不同食物及其转化效果的研究进展

    张育平;武卓宇;赵瑞芬;段家琪;于荣荣;

    黄粉虫含有大量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加工后可供饲用和食用,可作为蛋白饲料。黄粉虫食性杂,取食不同的食物可使虫体内营养成分不同。文章综述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取食不同饲料的转化效果及其在猪、鸡、鹅及其他动物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为黄粉虫饲料的选择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彭泽鲫营养需求和饵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张颂;曹烈;徐金根;王建民;丁立云;杜时强;徐艳婷;

    文章综述了彭泽鲫的营养需求和饵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以期开发经济、环保的饵料添加剂。文章从蛋白质和氨基酸、脂类和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饵料添加剂等方面进行归纳,为研究彭泽鲫的营养需求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益生菌在犊牛培育中的应用

    赵晓静;高婕;沈宜钊;李建国;高艳霞;

    益生菌是使用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肠道益生菌与动物营养代谢和健康密切相关。新生犊牛胃肠道发育不成熟,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保障犊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关键。文章对犊牛培育中应用益生菌种类及对犊牛的生理功能、应用效果进行归纳,旨在为益生菌在犊牛营养调控和早期培育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沙葱及其提取物对动物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冯述娜;

    沙葱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精油等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且资源丰富、价格实惠,使用过程中安全、高效。将沙葱及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动物产品质量,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文章通过综述沙葱的营养物质、沙葱的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沙葱及其提取物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7期 v.45;No.541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