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颖;李胤豪;刘树林;齐敬宇;郭晓宇;赵艳丽;李军;闫素梅;
试验探究休牧期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不同的日粮对苏尼特断奶羔羊体重变化、血清生化指标和矿物元素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接近的健康断奶羔羊56只,随机分为NFC/NDF比值不同的低精料(LC)与高精料(HC)2个日粮处理组(公、母比例一致),LC组的NFC/NDF为0.39,HC组为0.52。结果表明:HC组的羔羊体重、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尿素氮、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LC组(P<0.05),HC组的β-羟丁酸含量明显低于LC组(P<0.05)。HC组血清Ca含量显著高于LC组(P<0.05),其他矿物质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休牧期,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精粗比,提高NFC/NDF可以促进苏尼特断奶羔羊的生长发育。根据各指标综合分析,日粮中NFC/NDF为0.52比0.39更有利于促进和改善休牧期断奶羔羊的生长和营养状况。
2020年08期 v.43;No.50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戴东文;莫文生;孙璐;柴沙驼;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氮比精料对后备期欧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40.33±3.23)kg的后备期欧拉羊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能氮比(RDN/FOM)为25.00(Ⅰ组)、30.01(Ⅱ组)、35.06(Ⅲ组)的精料。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Ⅱ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且该组料重比最优。Ⅱ组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分别显著低于Ⅰ组、Ⅲ组(P<0.05)。Ⅱ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结果表明,适宜RDN/FOM的精料对后备期欧拉羊有显著的增重效果,RDN/FOM为30.01的补饲精料较适宜。
2020年08期 v.43;No.50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 邓红雨;康梦琛;李信颉;王笑笑;段海涛;聂芙蓉;郑立;
试验旨在研究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泌乳中期、体况相近、日产奶量15 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籽粒苋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的比例分别为38%和10%,试验Ⅱ组的替代比例分别为50%和33%。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蛋白、乳固体总量、乳脂肪和乳尿素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随试验时间延长,对照组乳脂肪和乳固体总量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无显著变化(P>0.05),3组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乳尿素氮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籽粒苋青贮适量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及精料可以显著提高低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不会对乳成分造成负面影响。
2020年08期 v.43;No.507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张俊丽;于洋;梁小军;马小明;马吉锋;
试验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滩湖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月龄断奶滩湖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4%共轭亚油酸,饲喂时间60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内脂占胴体比例、GR值、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占胴体比例、背膘厚等指标均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胴体脂肪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Ⅰ组羊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肌肉组织中均检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20种。试验Ⅰ组股二头肌中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CLA有改善羔羊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的作用,添加4%CLA可显著降低羔羊胴体脂肪,增加胴体肌肉沉积的作用。
2020年08期 v.43;No.507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张智慧;李伟;赵金波;韩永胜;李同豹;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和牛种公牛精液品质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取年龄四岁、体重相近的纯种和牛种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设计,试验前每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80、100 g/(头·d)的复合菌制剂(有效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1×10~9 CFU/g、酿酒酵母≥1×10~8 CFU/g)。试验前后采集精液进行精液品质测定、采集血样进行血清生殖类激素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益生菌后,种公牛的原精液密度、解冻后活力、精液量、原精液活力均高于添加前。50 g/d组的解冻后活力和精液量都极显著提高(P<0.01)。80 g/d组的原精液密度显著提高(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后,种公牛的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均高于添加前。50 g/d组的E2含量显著提高(P<0.05)。100 g/d组的LH含量显著提高(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及精液量,并能通过LH等生殖激素的变化提高了精液品质。
2020年08期 v.43;No.50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张仔堃;张玉利;李美玉;董瑞兰;孙国强;
试验旨在研究稀土和过瘤胃蛋氨酸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与氮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650±30)kg、2~3胎、泌乳天数(90±20)d及产奶量(30.06±3.34)kg相近的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成10组,每组6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9个试验组(LL、LM、LH、ML、MM、MH、HL、HM、HH)添加不同组合的RE和RPMet。RE分别添加20.5(L)、23.0(M)、25.5(H)g/(头·d);RPMet分别添加22.5(L)、25.0(M)、27.5(H)g/(头·d)。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LH、ML、MH、HL、HH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C组(P<0.01),LL、MM、HM组显著高于C组(P<0.05),其中MH组产奶量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20.33%;MH组乳脂率显著高于C组(P<0.05);MH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C组(P<0.05);LM、LH、ML、MM、MH、HL、HM、HH组氮总排泄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LL组显著低于C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MH组,即23.0 g/(头·d)RE+27.5 g/(头·d)RPMet为最佳添加组合。
2020年08期 v.43;No.50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高治国;邸娜;赵智香;赵玉娥;
试验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巴美肉羊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只体重相近的2月龄巴美肉羊(♂)随机分为试验组(Ⅰ、Ⅱ)和对照组,每组10只。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中草药添加剂,Ⅱ组添加2%中草药添加剂,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喂16周后进行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Ⅱ组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Ⅰ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肉羊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含量分别增加了19.20%、8.80%、7.37%、10.27%。Ⅱ组与Ⅰ组血液中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2%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有效促进巴美肉羊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2020年08期 v.43;No.50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 张嘉琪;申红;张雪;戴丽颖;张全成;王俊刚;
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蝇蛆粉联合黄芪多糖,研究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20只1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蝇蛆粉、1%黄芪多糖、1%蝇蛆粉+1%黄芪多糖。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期37 d。生长性能结果显示,试验Ⅳ组相对生长率(RGR)、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GR、末重、ADG及F/G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RGR显著高于试验Ⅲ组。屠宰性能结果显示,试验Ⅳ组宰前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蛋白质代谢结果显示,试验Ⅳ组对黄羽肉鸡蛋白质代谢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试验Ⅳ组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Ⅳ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蝇蛆粉联合1%黄芪多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加速机体生长性能发育,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
2020年08期 v.43;No.507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丁楠;邸佳妮;丁洪涛;
试验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组饲喂添加40 mg/kg木聚糖酶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木聚糖酶,1~21 d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增加的趋势(P=0.08)。处理组显著提高了21 d肉仔鸡的屠体重和全净膛重(P<0.05),极显著增加了胸肌重(P<0.01)。木聚糖酶的添加显著降低了21 d肉仔鸡的肝脏指数(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木聚糖酶促进肉仔鸡生长前期胸肌的生长,提高屠体重、全净膛重。
2020年08期 v.43;No.50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李新;李凌;连慧香;
试验旨在探讨玉米须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60只1日龄肉鸡爱拔益加(AA)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不含玉米须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各组添加400、800和1 600 mg/kg玉米须多糖,开展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中含量组(800 mg/kg)22~42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玉米须多糖低含量组(400 mg/kg)、中含量组(800 mg/kg)、高含量组(1 600 mg/kg)21日龄肉鸡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肉鸡42日龄时,玉米须多糖低含量组(400 mg/kg)、中含量组(800 mg/kg)、高含量组(1 600 mg/kg)的血清IgG水平和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玉米须多糖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综合各项指标,肉鸡饲料里添加800 mg/kg玉米须多糖效果较好。
2020年08期 v.43;No.50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秦彩玲;王中华;
试验研究伤力草提取物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周龄海兰褐蛋鸡8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各组为伤力草低浓度组、伤力草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试验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0、300、600 mg/kg的伤力草提取物。结果显示:伤力草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产蛋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各组次损蛋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伤力草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蛋黄颜色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各组较对照组的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伤力草提取物可以提高产蛋鸡后期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和免疫功能,饲料里添加300 mg/kg伤力草提取物效果较好。
2020年08期 v.43;No.50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隋明静;陈小风;吴峰洋;崔嘉;陈宝江;姚浪群;
试验旨在研究由黄芪、杜仲、金银花和苦木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确定其在断奶仔猪饲粮应用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用28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2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400、500、600 g/t复方制剂的饲粮,对照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土霉素钙250 g/t+维吉尼亚霉素50 g/t的饲粮。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腹泻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且试验Ⅲ组腹泻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的能量、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钙和总磷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Ⅲ组IgG、IgA、IgM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Ⅲ、Ⅳ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上升趋势;试验Ⅲ组总蛋白、白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各组间补体C3、补体C4和干扰素-γ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提取复方制剂具有替代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健康状态的作用,适宜添加量为500 g/t。
2020年08期 v.43;No.507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陈丽丽;兰力伟;杨福;白忠良;王文杰;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水平日变化饲粮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配制3种能量水平相近、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0%、18.5%和20.0%的仔猪饲粮。选用21日龄体型体况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平均体重为(6.95±0.06)kg的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全天饲喂蛋白水平为18.5%的饲粮,试验1组早、中、晚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0.0%、18.5%和17.0%的饲粮,试验2组早、中、晚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7.0%、18.5%和20.0%的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1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7%,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4.7%;试验1组与试验2组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1.63%和0.92%,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项营养指标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试验1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依据仔猪自身生物节律为仔猪早、中、晚分别提供20.0%、18.5%和17.0%蛋白水平的饲粮可提高其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并对营养物质消化产生积极作用。
2020年08期 v.43;No.50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窦乾明;李雪婷;孟睦涵;候鹏飞;孙学亮;方珍珍;王玮;陈成勋;
试验以锦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10%螺旋藻的组合饲料和基础饲料,研究螺旋藻对锦鲤体内虾青素含量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锦鲤288尾,随机分为A组(投喂基础饲料)、B组(投喂螺旋藻饲料),每组2重复,每个重复72尾鱼。于饲养第0、1、2、4、8、16 d提取组织样本,测定组织中虾青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结果表明:螺旋藻饲料能显著提高锦鲤皮肤、肠绒毛、肌肉、肝胰脏和血浆中的虾青素含量(P<0.05),B组锦鲤肌肉和肝胰脏中T-SOD、CAT、GSH-Px水平显著提高(P<0.05),在16 d达到最大值,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B组锦鲤肌肉和肝胰脏中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浓度第1、2、4 d均显著提高(P<0.05),但这种情况并非一直持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天数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的趋势。
2020年08期 v.43;No.507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关意寅;何金钊;陈涛;冯鹏霏;马华威;
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源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5种试验饲料,分别添加豆油、鱼油、玉米油、猪油、鱼油与玉米油1:1混合油,饲喂黄颡鱼幼鱼50 d。结果显示:玉米油组鱼体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猪油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液胆固醇浓度、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以猪油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玉米油组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最好,根据血液生化指标结果,鱼油组、豆油组和玉米油组鱼体肝细胞可能受损程度较低,说明玉米油或豆油可以代替鱼油作为黄颡鱼幼鱼的饲料脂肪源。
2020年08期 v.43;No.50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梁念;朱道辰;孙建中;
研究旨在筛选高效枯草芽孢菌株并建立其高密度发酵工艺。以枯草芽孢杆菌Y1为例,探求枯草芽孢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及菌剂生产工艺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其次,将优化的培养基配比做500 L发酵体系的放大培养发酵试验,初步探索发酵工艺;最后确定菌株Y1保存的最适干燥方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50%、豆粕粉2.50%、玉米浆粉1.50%、K_2HPO_4 0.30%、KH_2PO_4 0.15%、MgSO_4 0.025%、MnSO_4 0.001%、FeCl_3 0.010%和CaCO_3 0.010%;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消泡剂浓度5‰、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2、转速220 r/min、通气量1:0.4、种子罐的接种量5%和发酵罐装罐量70%,种子罐培养22 h后移罐接种到发酵罐,培养32 h,此时芽孢形成率达到95.90%。保存的最佳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优化后的菌株Y1的冻干粉活菌数为5.08×10~(11) CFU/g。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工艺技术支持。
2020年08期 v.43;No.507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王振吉;杨宏昌;杨申明;邱一凡;
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凹纹胡蜂蜂房总黄酮(Vespa auraria Smith nidus vespae totalavonoids,VASNVTF)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为VASNVTF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_9(3~4)试验优化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测定VASNVTF对Fe~(3+)还原能力和对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评价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80 min、液料比70 mL/g。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2.32%,RSD值为0.43%。VASNVTF质量浓度为0.018 6 g/L时,使Fe~(3+)还原产生的吸光值可达到1.03,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96.25%和99.40%。试验表明,VASNVTF有较强抗氧化性,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进行利用。
2020年08期 v.43;No.507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刘芸;
试验研究复合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先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了盐酸-镁粉法、NaNO_2-Al(NO_3)_3-NaOH法、AlCl_3法3种络合方法对桑叶总黄酮的适应性;选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9个单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具有显著性影响的3个因素,再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桑叶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lCl_3法对桑叶总黄酮适应性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比1:1(w/w)、用酶量为1.0%、pH值为5.0、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50℃、乙醇浓度71%、超声功率225 W、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桑叶总黄酮得率为27.76 mg/g。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得率高,为桑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孙小涵;孙洪浩;陈秀秀;吕福军;
试验旨在分离出具有抑菌作用和抗逆性优良的饲用芽孢杆菌。从健康仔猪粪便和周围土壤中分离到18株芽孢杆菌,用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一株对2种病原菌抑菌作用最好的菌株。利用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研究其对高温、胆盐、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及其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并对该菌株发酵液中抑菌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经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命名为LP-9。该菌株对高温和胆盐有较好的耐受力,85℃处理10 min后,芽孢存活率达到96%,能耐受0.3%的胆盐;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经过人工胃液和肠液处理后,活菌数达95%以上。LP-9上清液经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后,对两种指示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下降,说明细菌上清液中含蛋白类的抑菌物质。结果表明,LP-9对高温、胆盐和人工胃液和肠液有极好的耐受性,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活性,并产生蛋白类抑菌活性物质,在饲料应用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2020年08期 v.43;No.507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李林笑;邹知明;梁轩;伍校军;农斯伟;陈思业;蒋佳豪;
试验在猪粪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麸,设计不同营养梯度的培养料,观测黑水虻的饲养效果,筛选出适宜的配比,为完善基于猪粪资源化利用的农牧循环体系提供参考。试验设计花生麸0%、10%、20%、30%、40%、100%与育肥猪粪6个组合,每组3个重复。每组接种4日龄黑水虻初孵幼虫0.3 g入不同营养梯度培养料的塑料盒中,每组一次性添加3 kg(干物质)培养料,当虫盒内幼虫约一半变态成为黑色预蛹时结束试验。测定幼虫增重、虫数量、残渣重等,测定分析有机质、粗蛋白、粗脂肪在虫沙和虫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花生麸添加比例的增加,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加快,高营养水平对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有利;虫沙中有机质、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指标比原培养料均有降低,粗脂肪降幅最大,说明黑水虻对脂肪的利用率很高(约90%);单从饲养效果来看,在育肥猪粪中添加30%花生麸组适宜,效果与效益结合分析,添加10%的花生麸性价比较高。试验表明,培养料营养水平越高,黑水虻生长性能越好。猪粪中添加10%花生麸养殖黑水虻幼虫投入产出比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8期 v.43;No.507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吴迪;
为明确一年两季不同播期对饲用型油菜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春播及夏播不同播种时间对油菜生物量、干重、株高、含水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油菜生物量和干重低于夏播,在春季播种时应适期播种,有利于生物量、干重和品质的提高;播期过早纤维含量增加,影响饲用品质,播期过晚不利于物质积累及品质的提升;不同品种间饲13-P15春播最佳播期为T1(4月22日),饲12-P38和华油杂62为T2(4月29日);夏播时应尽量早播,早播可使生育期延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在早霜前达到最高产量和最佳饲用品质;播期越晚生物量和干重越低,而且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三个品种夏播最佳播期均为T5(7月15日)。
2020年08期 v.43;No.507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 马亚珺;杨国柱;尹卫;李彩弟;朱星伟;祁小清;
为了筛选出适合环青海湖地区生长的紫花苜蓿品系,试验对5个青大系列品系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和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灰色关联度法,选取不同紫花苜蓿品系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相对饲喂价值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大系列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品质特性比较的等权关联度排序为青大1号>青大3号>青大4号>青大2号>青大5号;加权关联度的排序为青大3号>青大1号>青大2号>青大4号>青大5号。综合评价最优的品系是青大1号与青大3号,其更适合环青海湖地区种植。
2020年08期 v.43;No.50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金艳霞;
试验旨在探讨民族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激素含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40头处于泌乳期赫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对照组不播放民族音乐,处理组播放民族音乐,两组牛饲喂管理方式相同。结果表明:在21、42和56 d处理组产奶量分别低于对照组2.42%、4.44%和2.22%(P<0.05)。处理组奶牛血液中γ-氨基丁酸、生长激素低于对照组,五羟色胺和皮质醇含量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民族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避免在牧场中给奶牛播放民族音乐。
2020年08期 v.43;No.507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赵茜;
研究在断奶前后为仔猪播放Pachabel`s Canon in D,设置音量梯度为0(A组)、30(B组)、50(C组)、70 dB(D组),观察不同音量下断奶仔猪能量与蛋白利用率和生长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仔猪血清中皮质醇含量,以观察音乐音量大小对仔猪断奶应激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当音乐达到50 dB时,能量与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空白组高1.32%和0.98%(P<0.05),当音量达到70 dB时,仔猪能量与蛋白表观消化率较空白组有显著下降(P<0.05);音乐量为50 dB时,仔猪个体日增重与日均采食量比空白组有显著提高,提高比例为13.22%和7.35%,料肉比最低(P<0.05)。当音乐播放量达到70 dB可对仔猪生长性能带来显著负面作用(P<0.05);音量在50 dB以内,随着音乐播放量的增加,仔猪血清中皮质醇呈下降趋势,但音量为70 dB时,皮质醇含量急剧上升,说明高音量音乐播放加强应激反应。根据试验结果,50 dB以内的音乐对仔猪断奶应激的缓解和生长性能的提高有正面作用,但更高分贝的音乐有对仔猪产生不利影响。
2020年08期 v.43;No.50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 王永健;汪保;王新峰;万鹏程;
紫苏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更是一种优质饲料原料。文章从紫苏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功效以及在动物养殖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紫苏作为新资源植物饲料进行展望,为后续紫苏在饲料行业中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李玉帅;周岩;赵晓登;陈腾达;蒋佳琦;魏琦超;曹路遥;
苜蓿是分布最广泛的栽培牧草之一,其含有叶蛋白、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成分,在生物制药、食品保健和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多糖是苜蓿中重要的药理及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肿瘤、抗辐射等生物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饲料添加剂。文章综述了苜蓿多糖的提取技术及工艺优化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苜蓿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宋立立;王恩;
微生物发酵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肉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抗生素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将微生物发酵饲料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文章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作用机理、发酵原料、发酵菌种进行综述,着重对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微生物发酵饲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20年08期 v.43;No.507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张宝成;高智席;李强;高俊利;
养殖业中产生的粪便可供蚯蚓利用,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同时,蚯蚓粪便应用于养殖业中可以解决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内研究提出了蚯蚓促进动物生长的机制,但关于蚯蚓对动物采食、消化率及动物养殖的应用研究较少。文章综述蚯蚓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韩战强;杨继远;王志方;
文章通过对植物提取物、益生素、酶及丁酸甘油酯等制剂的使用方法及规模化猪场饲粮中进行添加应用的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作为新型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代替传统抗生素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提高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水平和生猪产品的品质,促进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
2020年08期 v.43;No.507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刘政;高爱琴;张铁鹰;李笑宇;刘欣;
益生菌制剂作为当前畜牧业养殖中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饲用效果、饲喂安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畜禽养殖生产实践中。文章综述了近几年益生菌制剂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对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生产加工工艺、应用效果及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益生菌制剂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郑江平;肖长峰;李复煌;
重金属元素通过饮水和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影响动物健康并形成动物源食品安全隐患,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此外,重金属元素通过土壤、水源及动、植物形成农业循环污染源,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挑战。文章详述铜、锌、铅、铬、镉、砷、汞元素等金属元素对动物的作用、危害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0年08期 v.43;No.507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陈肖霖;
复合生态系统养猪可以有效减轻养殖过程中的环保压力,提升猪肉品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因此,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复合生态养殖的现状,对复合生态系统养猪对比传统养殖模式的优势加以分析,旨在对生态养猪的推广作出参考。
2020年08期 v.43;No.50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