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逸林;景爱强;王志武;
试验研究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不同精粗比例全混合日粮对断奶杂交绵羊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30只健康、体重相近,90日龄的断奶杂交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例为60∶40 (试验Ⅰ组)、70∶30 (试验Ⅱ组)、80∶20 (试验Ⅲ组)的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Ⅲ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极显著提高30.52%、14.86%(P<0.01)。试验Ⅲ组羔羊的肉骨比、眼肌面积和屠宰率均高于试验Ⅰ组、Ⅱ组;试验Ⅲ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试验Ⅰ组显著提高10.07%、22.12%、21.40%(P<0.05)。试验Ⅲ组羔羊的平均利润为224.47元/只,分别比试验Ⅰ组、Ⅱ组显著提高47.86%和26.75%(P<0.05)。研究表明,精粗比例不同会影响羔羊育肥增重和经济效益,适量增加精饲料比例能够提高育肥效果,试验Ⅲ组羔羊的育肥效果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建议饲喂精粗比为80∶20的日粮。
2022年08期 v.45;No.54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 马雪儿;边高瑞;孙新文;沈文;Rizabek;毛胜勇;成艳芬;王新峰;
试验旨在研究核桃叶经过不同条件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在哈萨克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选择核桃落叶为原料,氮源(尿素)、碳源(糖蜜)、发酵时间等条件不同水平形成13个组别(A~J3组),完成核桃叶发酵,检测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物质含量。选用3只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哈萨克羊。预试期7 d,尼龙袋法测定并计算发酵核桃叶的DM、CP、NDF、ADF、有机物(OM)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显示:B组发酵核桃叶的DM含量显著高于C组、H组(P<0.05);H组发酵核桃叶CP含量显著高于J1组、J3组(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核桃叶的各项含量瘤胃降解率逐渐增加;72 h H组发酵核桃叶各项含量瘤胃降解率最高,优于其他各组。H组发酵核桃叶DM、CP的潜在降解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H组发酵核桃叶DM、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E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H组发酵核桃叶NDF、OM潜在降解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H组、G组发酵核桃叶NDF、OM的ED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核桃叶进行微生物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核桃叶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提高哈萨克羊对核桃叶饲料的利用效率。
2022年08期 v.45;No.542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尹国琳;刘树林;解进;赵艳丽;郭晓宇;郭咏梅;史彬林;闫素梅;
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HB)与呼杜杂一代羔羊(HDF1)肌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选取4月龄断奶HB和HDF1各60只,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NP组)与放牧补饲(PS组);因素2为品种,分为HB组和HDF1组。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NP组相比,PS组羔羊背最长肌失水率及水分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PS组羔羊臂三头肌失水率有升高趋势(P>0.05),PS组羔羊股二头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磷(P)含量显著上升(P<0.05),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HB组相比,HDF1组羔羊背最长肌肉色显著增加(P<0.05),pH24 h值有降低趋势(P=0.050),HDF1组羔羊臂三头肌熟肉率显著下降(P<0.05),HDF1组羔羊股二头肌剪切力显著上升(P<0.05),水分和P含量显著下降(P<0.05),失水率极显著下降(P<0.01),CP有升高趋势(P>0.05),熟肉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与NP组相比,放牧补饲能够降低羔羊肉水分含量,增加CP和P含量,提高羔羊肉的营养价值。与HB组相比,HDF1羔羊能够降低羊肉水分含量和失水率,提高肉色、剪切力及CP含量。
2022年08期 v.45;No.54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田猷良;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0.05%添加组、0.10%添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10%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05%添加组奶牛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γ-干扰素(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0.10%添加组奶牛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IgG含量、IL-2含量、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0.05%添加组相比,0.10%添加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T-AOC、IgG含量、IL-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0.1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2022年08期 v.45;No.54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王曼鸿;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40.0±5.0) kg的哺乳期荷斯坦犊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试验1组犊牛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试验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51%和2.28%(P<0.05),试验3组犊牛的料重比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15%(P<0.05)。各试验组犊牛的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犊牛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犊牛的尿素氮、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犊牛血清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犊牛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哺乳期犊牛日粮中添加女贞子、蒲公英、益母草、麦芽等4味中草药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改善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022年08期 v.45;No.54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徐林鹏;戴东文;柴沙驼;王迅;王书祥;杨英魁;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头体况良好的健康牦牛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暖季和冷季在同一草场放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暖季组牦牛的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冷季组(P<0.01)。暖季组牦牛的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冷季组(P<0.05)。研究表明,暖季牦牛的生长状况明显比冷季好,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更好,增重效果也更好。
2022年08期 v.45;No.54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梁万鹏;何振富;李晓莉;李世恩;施海娜;徐振飞;岳耀敬;卢曾奎;
试验对14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10个农艺性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项指标与产量的排序为,株高>叶片长>主茎长>均节长度>分枝数>叶面积>茎节数>叶片宽>茎粗。利用权重决策法对紫花苜蓿主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权重较高的3个指标是株高、叶片宽、茎粗。研究表明,加权关联度数值大小综合评价,阿尔冈金、甘农5号可作为示范推广品种。
2022年08期 v.45;No.54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连金番;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王劲松;马俊奎;赵晶云;沈静;
试验旨在提高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将不同蔓生型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同行、带状复合种植,测定混合饲草的产量和营养指标,通过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饲草大豆种质及对应的栽培模式。结果显示:混合种植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单种青贮玉米(P<0.05)。混合饲草通过系统聚类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FML10与青贮玉米带状、同行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FML2与青贮玉米同行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上述3种饲草为丰产和高相对饲用价值类。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第一位的是FML10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研究表明,FML10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宁夏引黄灌区适宜种植模式。
2022年08期 v.45;No.542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邓凯东;陈玉华;茅慧华;张乃锋;马涛;屠焰;刁其玉;
试验旨在测定我国南方地区的苎麻叶、甘蔗叶、香蕉叶、木薯叶和桑叶样品的总能、营养物质和纤维含量。结果显示:以干物质计,桑叶和木薯叶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20%,可用作蛋白质饲料原料。苎麻叶和桑叶的钙含量均在2.0%以上,可用作钙补充饲料。甘蔗叶和香蕉叶中粗蛋白质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偏高,需经过加工调制后,才适宜用作粗饲料原料。研究表明,桑叶、木薯叶可用作蛋白质饲料原料;苎麻叶、桑叶具备作为补充Ca的饲料利用价值;甘蔗叶、香蕉叶需经过加工调制可以用作粗饲料原料。
2022年08期 v.45;No.54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罗天琼;张瑜;莫本田;龙忠富;
试验分析杂交木豆新品系201516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探讨杂交木豆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结果显示:木豆201516的主要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等含量丰富,随着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变化。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3.61%和5.32%,但鲜草产量最低。孕蕾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7.96%和5.65%,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佳时期。对木豆营养成分与生育期相关性分析显示,除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和水分与生育期相关性不显著外,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磷等均呈现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性;各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或负相关性。研究表明,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好的时期。通过营养动态分析选择最佳利用期。
2022年08期 v.45;No.542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何玉鹏;叶文斌;张晓娜;施海娜;杨小录;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混合比例青贮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为原料,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 g,按照不同质量比例混合青贮,不添加杂交构树(C组)、9∶1(C9P1组)、8∶2 (C8P2组)、7∶3 (C7P3组)、5∶5 (C5P5组)、3∶7 (C3P7组)、不添加玉米秸秆(P组)。青贮45 d,取样分析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添加构树可以提高青贮混合原料的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缓冲能值和发酵系数。与P组相比,C3P7组、C5P5组、C7P3组、C8P2组、C9P1组和C组的pH值、乙酸、丁酸、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分、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费氏评分显著提高(P<0.05)。C组和C9P1组的感官评分等级为优等,C8P2组和C7P3组的感官评分等级为良好。C组、C9P1组以及C8P2组的氨氮/总氮和费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均未检测到丁酸。C组、C9P1组、C8P2组以及C7P3组的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8P2组和C7P3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角度考虑,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为8∶2。
2022年08期 v.45;No.542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张居正;宋国君;赵志伟;宋修华;
试验针对目前牧场青贮压窖过程中覆盖塑料薄膜的情形,以普通聚乙烯薄膜(S1)为对照例,研究探索添加尼龙高阻隔材料,中间层尼龙青贮覆盖膜(S2)、内层尼龙二合一青贮覆盖膜(S3)的机械性能、氧气阻隔性能,用于覆盖青贮玉米,对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时间等指标进行测试,对经济实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S1相比,S3的拉伸强度、落镖冲击强度分别显著提高30.3%、26.9%(P<0.05),断裂伸长率降低45.5%(P<0.05),阻氧能力极显著提高约20倍(P<0.01);窖贮150 d后对不同顶层距离的青贮玉米进行取样检测,发现不同覆盖膜下顶层0~50 cm深度的指标值差异显著,S3覆盖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比S1显著高6.7%~13.5%和25.0%~61.7%(P<0.05),S3覆盖下青贮玉米的灰分、干物质损失分别比S1显著低14.2%~16.8%和33.2%~34.4%(P<0.05),S3覆盖下的青贮玉米的pH值、乙酸含量及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S1 (P<0.05),乳酸含量高25.9%~36.9%(P<0.05),有氧稳定时间提高2倍以上。研究表明,选用二合一高阻隔青贮覆盖膜有利于提高顶层窖贮玉米的品质,经济效益最佳。
2022年08期 v.45;No.542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