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不同精粗比例的日粮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熊逸林;景爱强;王志武;

    试验研究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不同精粗比例全混合日粮对断奶杂交绵羊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30只健康、体重相近,90日龄的断奶杂交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例为60∶40 (试验Ⅰ组)、70∶30 (试验Ⅱ组)、80∶20 (试验Ⅲ组)的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Ⅲ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极显著提高30.52%、14.86%(P<0.01)。试验Ⅲ组羔羊的肉骨比、眼肌面积和屠宰率均高于试验Ⅰ组、Ⅱ组;试验Ⅲ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试验Ⅰ组显著提高10.07%、22.12%、21.40%(P<0.05)。试验Ⅲ组羔羊的平均利润为224.47元/只,分别比试验Ⅰ组、Ⅱ组显著提高47.86%和26.75%(P<0.05)。研究表明,精粗比例不同会影响羔羊育肥增重和经济效益,适量增加精饲料比例能够提高育肥效果,试验Ⅲ组羔羊的育肥效果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建议饲喂精粗比为80∶20的日粮。

    2022年08期 v.45;No.54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 发酵核桃叶在哈萨克羊瘤胃内降解特性研究

    马雪儿;边高瑞;孙新文;沈文;Rizabek;毛胜勇;成艳芬;王新峰;

    试验旨在研究核桃叶经过不同条件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在哈萨克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选择核桃落叶为原料,氮源(尿素)、碳源(糖蜜)、发酵时间等条件不同水平形成13个组别(A~J3组),完成核桃叶发酵,检测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物质含量。选用3只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哈萨克羊。预试期7 d,尼龙袋法测定并计算发酵核桃叶的DM、CP、NDF、ADF、有机物(OM)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显示:B组发酵核桃叶的DM含量显著高于C组、H组(P<0.05);H组发酵核桃叶CP含量显著高于J1组、J3组(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核桃叶的各项含量瘤胃降解率逐渐增加;72 h H组发酵核桃叶各项含量瘤胃降解率最高,优于其他各组。H组发酵核桃叶DM、CP的潜在降解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H组发酵核桃叶DM、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E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H组发酵核桃叶NDF、OM潜在降解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H组、G组发酵核桃叶NDF、OM的ED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核桃叶进行微生物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核桃叶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提高哈萨克羊对核桃叶饲料的利用效率。

    2022年08期 v.45;No.542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羔羊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尹国琳;刘树林;解进;赵艳丽;郭晓宇;郭咏梅;史彬林;闫素梅;

    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HB)与呼杜杂一代羔羊(HDF1)肌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选取4月龄断奶HB和HDF1各60只,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NP组)与放牧补饲(PS组);因素2为品种,分为HB组和HDF1组。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NP组相比,PS组羔羊背最长肌失水率及水分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PS组羔羊臂三头肌失水率有升高趋势(P>0.05),PS组羔羊股二头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磷(P)含量显著上升(P<0.05),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HB组相比,HDF1组羔羊背最长肌肉色显著增加(P<0.05),pH24 h值有降低趋势(P=0.050),HDF1组羔羊臂三头肌熟肉率显著下降(P<0.05),HDF1组羔羊股二头肌剪切力显著上升(P<0.05),水分和P含量显著下降(P<0.05),失水率极显著下降(P<0.01),CP有升高趋势(P>0.05),熟肉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与NP组相比,放牧补饲能够降低羔羊肉水分含量,增加CP和P含量,提高羔羊肉的营养价值。与HB组相比,HDF1羔羊能够降低羊肉水分含量和失水率,提高肉色、剪切力及CP含量。

    2022年08期 v.45;No.54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田猷良;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0.05%添加组、0.10%添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10%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05%添加组奶牛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γ-干扰素(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0.10%添加组奶牛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IgG含量、IL-2含量、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0.05%添加组相比,0.10%添加组日产奶量、乳蛋白率、T-AOC、IgG含量、IL-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0.1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2022年08期 v.45;No.54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曼鸿;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40.0±5.0) kg的哺乳期荷斯坦犊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试验1组犊牛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试验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51%和2.28%(P<0.05),试验3组犊牛的料重比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15%(P<0.05)。各试验组犊牛的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犊牛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犊牛的尿素氮、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犊牛血清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犊牛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哺乳期犊牛日粮中添加女贞子、蒲公英、益母草、麦芽等4味中草药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改善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022年08期 v.45;No.54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猪营养

  • 不同纤维源饲粮对育肥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高崇敏;文裕;易显凤;刘明君;吕玲燕;黄志朝;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纤维源饲粮对育肥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0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饲粮以桂闽引象草、苜蓿、葛藤作为纤维来源。试验从生长猪90日龄开始,试验期100 d。结果显示:饲喂不同纤维源饲粮各试验组育肥猪肠道菌群的丰度(OTUs、Ace和Chao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聚类分析显示,桂闽引象草组与对照组、苜蓿组与葛藤组对猪肠道菌群的影响较为相似;苜蓿组、葛藤组、桂闽引象草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特有菌群的LEfSe分析显示,桂闽引象草组代表性细菌有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厌氧球菌属(Anaerococcus)、链球菌属(Globicatella);苜蓿组代表性细菌有梭菌科(Clostridiaceae)、狭义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1),拟杆菌属(Bacteroidota)、莫拉克斯氏菌属(Moraxella)、梭菌属(Fusobacterium);葛藤组代表性细菌有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酸菌属(Lactobacillales)、Negativicutes细菌群、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柄杆菌目(Caulobacterales)、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研究表明,饲喂不同纤维源饲粮可对育肥猪肠道菌群的生物构成产生一定影响,部分菌群相对丰度和特有菌群数量的变化较显著,添加苜蓿和葛藤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育肥猪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和数量。

    2022年08期 v.45;No.54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功能肽、发酵虫草菌粉和多酚枣粉对断奶仔猪饲料中常规替抗组分的替代效果研究

    邓奕妮;邓莉萍;徐振松;李培丽;文虹;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功能肽、发酵虫草菌粉和多酚枣粉替代常规替抗组分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72头体况良好、断奶日龄和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常规替抗成分的基础日粮(商品粮),试验组分别使用1 kg/t功能肽、3 kg/t发酵虫草菌粉和2 kg/t多酚枣粉替代基础日粮的常规替抗成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功能肽组、发酵虫草菌粉组和多酚枣粉组仔猪的末重均具有增加趋势(P=0.05);多酚枣粉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虫草菌粉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功能肽组(P<0.05);多酚枣粉组仔猪的死淘率和腹泻率高于其他组。虫草菌粉组和多酚枣粉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功能肽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使用功能肽、虫草菌粉和多酚枣粉替代常规替抗组分能够提升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虫草菌粉和多酚枣粉能够提升仔猪免疫力。

    2022年08期 v.45;No.54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半胱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抗氧化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小强;李辉;马红艳;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半胱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抗氧化功能及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妊娠后期(100~114) d的母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母猪。母猪分别饲喂半胱氨酸添加水平为0、1.5和3 g/kg的日粮。试验从妊娠第100 d至仔猪断奶当天。结果显示:3 g/kg半胱氨酸组母猪的产仔数、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5 g/kg半胱氨酸组(P<0.05),1.5 g/kg半胱氨酸组活仔数显著高于3 g/kg半胱氨酸组(P<0.05)。1.5和3 g/kg半胱氨酸组仔猪出生当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30.97%和27.13%(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61.90%和71.43%(P<0.05)。1.5和3 g/kg半胱氨酸组仔猪断奶当天血清丙二醛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63.79%和70.69%(P<0.05)。对照组仔猪回肠后壁菌数量显著高于3 g/kg半胱氨酸组(P<0.05),变形杆菌和梭杆菌数量显著低于3 g/kg半胱氨酸组(P<0.05)。1.5和3 g/kg半胱氨酸组仔猪结肠拟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喂3 g/kg半胱氨酸日粮能够降低产仔数和断奶窝重,日粮添加1.5~3 g/kg半胱氨酸可以显著改善仔猪出生和断奶时的抗氧化性能。

    2022年08期 v.45;No.54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禽营养

  • 大枣多糖对鸡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叶美怡;高明子;刘佳;邹慧;刘迪;杜香凝;李敬双;

    试验研究大枣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50只、118日龄的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产蛋期间,KOBA组乌鸡饲喂不添加药物的配合饲料,ZXMZ组乌鸡饲喂添加0.2 g/kg盐酸左旋咪唑的配合饲料,DZDT1组、DZDT2组和DZDT3组乌鸡饲喂分别饲喂添加1、2和4 g/kg大枣多糖的配合饲料。结果显示:与KOBA组相比,DZDT1组、DZDT2组和DZDT3组乌鸡血清的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效价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DZDT2组乌鸡血清的干扰素-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2 (IL-2)的分泌量、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KOBA组相比,DZDT1组、DZDT2组和DZDT3组乌鸡脾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DZDT2组的白细胞介素-4 (IL-4)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研究表明,配合饲料中添加大枣多糖能够提高蛋鸡的免疫功能,试验条件下,DZDT2组效果相对最佳。

    2022年08期 v.45;No.5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

    陆静;马瑞钰;刘伟;万意;李岩;李俊营;詹凯;王在贵;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26 w龄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常规型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蛋鸡分别饲喂添加6%牡丹籽粕、6%发酵牡丹籽粕和12%发酵牡丹籽粕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 w。结果显示:各组蛋鸡的死淘率和破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1.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鸡蛋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分别提升3.39%、4.06%、2.86%、2.77%;试验Ⅲ组鸡蛋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亚型禽流感H_5、H_7、H_9及新城疫ND抗体水平均比试验初期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且试验Ⅱ组增长幅度最大。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6%发酵牡丹籽粕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

    2022年08期 v.45;No.54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丁香和槐角提取物对三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梁光哲;柴雪萍;刁蓝宇;梁明振;

    试验旨在探索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丁香和槐角提取物对三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45日龄肉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Ⅰ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200、300 mg/kg丁香和槐角提取物。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三黄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Ⅲ组三黄鸡胸肌率显著高于Ⅰ组、Ⅳ组(P<0.05),Ⅲ组三黄鸡腿肌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三黄鸡胸肌肉色OD值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三黄鸡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Ⅰ组、Ⅳ组(P<0.05);Ⅲ组三黄鸡的胸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腿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盲肠细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Ⅱ组、Ⅳ组肠道细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比Ⅰ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研究表明,丁香和槐角提取物可以有效改善三黄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有助于维持盲肠菌群稳定,对肠道健康有积极影响,且以日粮中添加200 mg/kg饲喂效果最好。

    2022年08期 v.45;No.54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水生动物营养

  • 黄芪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麻艳群;董升辉;司楠;王会敏;梁莉萍;卜锡颍;

    试验旨在探讨黄芪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体重(56.40±1.60) g的健康斑点叉尾鮰600尾,随机分成4组(G0、G1、G2、G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比例(0、1%、2%、3%)黄芪的试验饵料。试验期48 d。结果显示:添加黄芪的试验组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G3组斑点叉尾鮰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黄芪的试验组鱼体肌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G3组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斑点叉尾鮰基础饵料中添加黄芪能够有效提高鱼体的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建议以2%的添加量效果更好。

    2022年08期 v.45;No.54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藤茶总黄酮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印双红;朱志;任建华;张先姝;张俊波;张孟琴;易萌;李寅翠;

    试验旨在研究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藤茶总黄酮对杂交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组分含量、血清免疫指标、肠道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配制基础饵料及3种藤茶总黄酮水平分别为0.25%、0.50%、1.00%的试验饵料。挑选180尾初重(32.73±1.33) g的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基础饵料组相比,0.25%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5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血清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1.0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血清的甘油三酯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0.25%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的肠道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0.5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1.0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0.50%和1.0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的皱襞高度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杂交鲟幼鱼血清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0.25%和0.50%藤茶总黄酮组杂交鲟幼鱼血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藤茶总黄酮可改善杂交鲟幼鱼的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皱襞高度和血清免疫水平,建议藤茶总黄酮的添加比例为0.50%。

    2022年08期 v.45;No.542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 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和泪痕的影响

    宗文丽;邓露芳;辛娜;郭亮;

    试验探讨添加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和泪痕的影响。选取90日龄体重相近、精神状态良好、无泪痕、健康良好的蓝狐25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公、母比为3∶2。对照组蓝狐日粮添加喹烯酮和金霉素,试验组蓝狐日粮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蓝狐的末重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64%(P<0.05);试验Ⅰ组蓝狐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降低5.67%,试验Ⅲ组、Ⅴ组、Ⅶ组蓝狐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升高5.52%、6.10%、4.91%(P<0.05)。试验Ⅲ组、Ⅴ组、Ⅶ组蓝狐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Ⅳ组、Ⅴ组、Ⅶ组、Ⅷ组、Ⅸ组蓝狐无泪痕情况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Ⅵ组、Ⅶ组、Ⅷ组、Ⅸ组蓝狐的轻度泪痕情况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Ⅳ组、Ⅴ组、Ⅵ组、Ⅶ组、Ⅷ组、Ⅸ组蓝狐的重度泪痕情况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在育成期蓝狐日粮添加牛至香酚250、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合,能够改善蓝狐生长性能,降低泪痕,且效果优于喹烯酮和金霉素组合。

    2022年08期 v.45;No.542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试验研究

  • 白酒糟饲料化利用菌种的筛选及工艺优化

    司维江;刘建忠;黄德利;彭鹏;郑太康;赵远平;黄勇富;韩燕国;

    试验旨在探索改善酱香型白酒糟营养价值的发酵菌种组合和固态发酵工艺及白酒糟在羔羊中的应用效果。以酱香型白酒糟为单一发酵基质,使用6种微生物菌种的8个组合进行固态发酵,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底物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进一步优化,在生产车间进行固态发酵放大测试,对相关营养指标和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将27头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断奶母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组为基础日粮+50 g/d酱香型发酵酒糟(MFFDG);试验Ⅱ组为基础日粮+150 g/d MFFDG。试验期13 w。结果显示:8个菌种组合均能够显著提升白酒糟中的真蛋白含量(P<0.05),提升效果较好的是E组(0.10%酿酒酵母+0.20%产朊假丝酵母+0.05%枯草芽孢杆菌+0.05%黑曲霉+0.05%米曲霉)、G组(0.10%酿酒酵母+0.05%黑曲霉+0.05%米曲霉)和F组(0.10%酿酒酵母+0.25%产朊假丝酵母+0.05%枯草芽孢杆菌+0.05%地衣芽孢杆菌+0.05%黑曲霉+0.05%米曲霉)。最佳发酵工艺为38℃、55%含水量发酵5 d。标准化车间生产后酱香型白酒糟中的真蛋白、粗蛋白、钙含量较发酵前显著提升(P<0.05);粗纤维和有机物含量较发酵前显著降低(P<0.05);呕吐毒素较发酵前显著提升(P<0.05),但含量远低于饲料生产的限定水平。将发酵酒糟用于饲喂断奶羔羊可以显著提升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而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组合及优化条件,可以显著提升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基础日粮中添加MFFDG可以有效提升断奶羔羊的生产性能。

    2022年08期 v.45;No.542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响应面法优化海藻酸钠固定菊糖蔗糖酶的研究

    陈显玲;张鹏;农秀丽;卢丽婷;杨福川;麦雪兰;黄安甲;苏龙;

    试验旨在研究菊糖蔗糖酶固定化条件。以菊糖蔗糖酶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8%、氯化钙浓度为3.8%、固定化时间3.0 h、戊二醛浓度0.035%、交联30 min。此条件下固定化菊糖蔗糖酶的酶活为78.82 U/g。研究表明,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菊糖蔗糖酶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固定化酶在循环操作10次后,酶活仍然保持初次酶活性的61.15%。

    2022年08期 v.45;No.54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一株产细菌素粪链球菌N930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建飞;

    试验旨在从内蒙古牧区牛、羊肠道中筛选出1株能够发酵饲料、具有抑菌性能的益生菌株,分析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筛选出1株名为N9301益生菌株。经过生物学特性分析,初步确定为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菌株在pH值4.2~9.2间可以正常生长,拮抗强毒沙门氏菌和强毒大肠埃希氏菌。通过抑菌特性分析,确定N9301粗提细菌素所需硫酸铵饱和度为70%,发酵16 h后上清液抑菌活性为最佳,凝胶过滤峰值液做蛋白质凝胶电泳(SDS-PAGE),分子量小于10 kDa。粪链球菌N9301细菌素粗提液具有热稳定性(100℃、30 min)、酸碱稳定性(pH值2~13)及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性能降低,α-淀粉酶对抑菌性能无效。研究表明,粪链球菌N9301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产生的细菌素粗体液具有较强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

    2022年08期 v.45;No.54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营养研究

  • 冷暖季节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徐林鹏;戴东文;柴沙驼;王迅;王书祥;杨英魁;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头体况良好的健康牦牛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暖季和冷季在同一草场放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暖季组牦牛的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冷季组(P<0.01)。暖季组牦牛的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冷季组(P<0.05)。研究表明,暖季牦牛的生长状况明显比冷季好,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更好,增重效果也更好。

    2022年08期 v.45;No.54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紫花苜蓿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梁万鹏;何振富;李晓莉;李世恩;施海娜;徐振飞;岳耀敬;卢曾奎;

    试验对14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10个农艺性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项指标与产量的排序为,株高>叶片长>主茎长>均节长度>分枝数>叶面积>茎节数>叶片宽>茎粗。利用权重决策法对紫花苜蓿主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权重较高的3个指标是株高、叶片宽、茎粗。研究表明,加权关联度数值大小综合评价,阿尔冈金、甘农5号可作为示范推广品种。

    2022年08期 v.45;No.54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对混合饲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连金番;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王劲松;马俊奎;赵晶云;沈静;

    试验旨在提高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将不同蔓生型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同行、带状复合种植,测定混合饲草的产量和营养指标,通过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饲草大豆种质及对应的栽培模式。结果显示:混合种植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单种青贮玉米(P<0.05)。混合饲草通过系统聚类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FML10与青贮玉米带状、同行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FML2与青贮玉米同行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上述3种饲草为丰产和高相对饲用价值类。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第一位的是FML10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混合饲草。研究表明,FML10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宁夏引黄灌区适宜种植模式。

    2022年08期 v.45;No.542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我国南方5种经济作物叶片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邓凯东;陈玉华;茅慧华;张乃锋;马涛;屠焰;刁其玉;

    试验旨在测定我国南方地区的苎麻叶、甘蔗叶、香蕉叶、木薯叶和桑叶样品的总能、营养物质和纤维含量。结果显示:以干物质计,桑叶和木薯叶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20%,可用作蛋白质饲料原料。苎麻叶和桑叶的钙含量均在2.0%以上,可用作钙补充饲料。甘蔗叶和香蕉叶中粗蛋白质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偏高,需经过加工调制后,才适宜用作粗饲料原料。研究表明,桑叶、木薯叶可用作蛋白质饲料原料;苎麻叶、桑叶具备作为补充Ca的饲料利用价值;甘蔗叶、香蕉叶需经过加工调制可以用作粗饲料原料。

    2022年08期 v.45;No.54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杂交木豆新品系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研究

    罗天琼;张瑜;莫本田;龙忠富;

    试验分析杂交木豆新品系201516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探讨杂交木豆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结果显示:木豆201516的主要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等含量丰富,随着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变化。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3.61%和5.32%,但鲜草产量最低。孕蕾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7.96%和5.65%,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佳时期。对木豆营养成分与生育期相关性分析显示,除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和水分与生育期相关性不显著外,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磷等均呈现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性;各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或负相关性。研究表明,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好的时期。通过营养动态分析选择最佳利用期。

    2022年08期 v.45;No.542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混合比例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何玉鹏;叶文斌;张晓娜;施海娜;杨小录;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混合比例青贮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为原料,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 g,按照不同质量比例混合青贮,不添加杂交构树(C组)、9∶1(C9P1组)、8∶2 (C8P2组)、7∶3 (C7P3组)、5∶5 (C5P5组)、3∶7 (C3P7组)、不添加玉米秸秆(P组)。青贮45 d,取样分析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添加构树可以提高青贮混合原料的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缓冲能值和发酵系数。与P组相比,C3P7组、C5P5组、C7P3组、C8P2组、C9P1组和C组的pH值、乙酸、丁酸、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分、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费氏评分显著提高(P<0.05)。C组和C9P1组的感官评分等级为优等,C8P2组和C7P3组的感官评分等级为良好。C组、C9P1组以及C8P2组的氨氮/总氮和费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均未检测到丁酸。C组、C9P1组、C8P2组以及C7P3组的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8P2组和C7P3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角度考虑,玉米秸秆和杂交构树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为8∶2。

    2022年08期 v.45;No.542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不同类型青贮覆盖膜的性能研究及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

    张居正;宋国君;赵志伟;宋修华;

    试验针对目前牧场青贮压窖过程中覆盖塑料薄膜的情形,以普通聚乙烯薄膜(S1)为对照例,研究探索添加尼龙高阻隔材料,中间层尼龙青贮覆盖膜(S2)、内层尼龙二合一青贮覆盖膜(S3)的机械性能、氧气阻隔性能,用于覆盖青贮玉米,对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时间等指标进行测试,对经济实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S1相比,S3的拉伸强度、落镖冲击强度分别显著提高30.3%、26.9%(P<0.05),断裂伸长率降低45.5%(P<0.05),阻氧能力极显著提高约20倍(P<0.01);窖贮150 d后对不同顶层距离的青贮玉米进行取样检测,发现不同覆盖膜下顶层0~50 cm深度的指标值差异显著,S3覆盖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比S1显著高6.7%~13.5%和25.0%~61.7%(P<0.05),S3覆盖下青贮玉米的灰分、干物质损失分别比S1显著低14.2%~16.8%和33.2%~34.4%(P<0.05),S3覆盖下的青贮玉米的pH值、乙酸含量及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S1 (P<0.05),乳酸含量高25.9%~36.9%(P<0.05),有氧稳定时间提高2倍以上。研究表明,选用二合一高阻隔青贮覆盖膜有利于提高顶层窖贮玉米的品质,经济效益最佳。

    2022年08期 v.45;No.542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检测技术

  • 复方黄芪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孔祥鹏;任海琴;杨丹;王艺伟;贾子靖;王颖莉;

    试验通过对复方黄芪饲料添加剂(Astragalus granule,AG)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建立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方法对AG中黄芪、甘草、白茅根、茜草等药材进行鉴别;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AG醇溶性和水溶性浸出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G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AG中黄芪、甘草、白茅根、茜草等药材的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AG所含挥发性成分较少,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占AG的39.86%;AG中总黄酮测定的线性结果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在3%内,AG总黄酮回收率在95%~105%范围内,3批中试样品所含总黄酮量稳定,含量均值为19.76 mg/g。研究表明,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性、重现性好,可用于AG的质量控制。

    2022年08期 v.45;No.542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饲料机械与加工

  • 基于CFD-DEM的气力投饵分配器参数影响分析

    丁乐声;陈潇;谢庆墨;严俊;曹南;

    投饵分配器管路中的S型弯管在饲粮颗粒气力输送时运动状态复杂,导致该处关键参数影响分析困难。针对此问题,基于气固两相流原理建立不同工况下的饲粮分配器管路气力输送模型,使用CFD-EDM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进行求解;对饲粮颗粒从气力输送管路的初始阶段到稳定阶段的管路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得到颗粒达到相对稳定阶段的时间。对气体速度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到与饲粮颗粒速度、动能以及管路压降间的关系。对比分析重力方向对输送过程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工程常用的参数范围中,气体速度对饲粮颗粒输送速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重力。研究表明,此种数值分析方法与参数影响分析结果为气力投饵分配器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提供参考,通过调整气体速度和重力方向可以有效提高输送速率、减少S型弯管处撞击或降低能耗。

    2022年08期 v.45;No.542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问题探讨

  • 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青贮饲料可追溯系统设计

    李晓东;

    青贮饲料具有适口性强、耐储存、营养损失低等优点,是反刍家畜必不可少的饲料来源。合理把控青贮饲料的生产质量,实现青贮饲料供应全流程可记录、可追溯,对青贮饲料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运用Java Web与MySqL工具,采用C/S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构建涵盖生产、仓储、运输、销售、查询以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的青贮饲料可追溯系统。结果显示:可追溯系统各功能模块运行状况良好,能够实现青贮饲料全流程追溯。研究表明,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青贮饲料可追溯系统可以匹配供应链中各企业、质检单位、消费者等用户需求,为青贮饲料产品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2022年08期 v.45;No.54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宠物营养

  • 黑水虻蛋白粉和油脂对犬粮适口性的影响及主要香味物质的分析

    张黎梦;杨康;辛中权;邓百川;

    试验旨在通过双碗试验比较不同犬粮的适口性。试验设计3种犬粮,犬粮1为鸡肉粉+鱼油鸡油;犬粮2为黑水虻蛋白粉+鱼油鸡油;犬粮3为鸡肉粉+黑水虻油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DE-GC-MS)对犬粮的可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萃取且分析。结果显示:犬粮2、犬粮3的适口性优于狗粮1。通过GC-MS分离出212种化合物,犬粮的香气成分分别为73、95、103种。犬粮1的主要香味物质为棕榈酸、反油酸、10-顺-十七碳烯酸、十七烷、2,6,10,14-四甲基十九烷、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烷醛、硬脂酸和丁基苯甲醇;犬粮2的主要香味物质为棕榈酸、月桂酸、亚油酸、十八烯酸、正十七烷二酸、十七碳烯酸、肉豆蔻酸和2,6,10,14-四甲基十五烷二酸;犬粮3的主要香味物质为棕榈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反油酸、正癸酸、硬脂酸和十八醛。研究表明,与传统鸡肉粉、鱼油鸡油相比,以黑水虻蛋白粉和黑水虻油脂分别为主要动物蛋白和油脂来源制成的犬粮,具有更好的适口性和独特的风味。

    2022年08期 v.45;No.542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综述

  • 益生菌的作用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邓东艳;刘洋;侯改凤;段维胜;甘海清;潘凌峰;黄兴国;

    益生菌具有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文章综述了益生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益生菌在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发酵饲料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孟宇;姬红波;吕鑫;赵敏孟;龚道清;

    发酵饲料是一种微生物发酵的绿色环保饲料,可以提高家禽的饲料消化利用率,改善家禽生产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在家禽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对发酵饲料的菌种、发酵饲料特点以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发酵饲料在家禽养殖中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微生物降解羽毛废弃物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陈秀丽;陈泽世;朱大鹏;李连彬;

    微生物降解羽毛废弃物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羽毛降解酶降解羽毛角蛋白,使其变为畜禽可吸收的蛋白。畜禽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羽毛废弃物能够显著降低肠道蛋白酶活力,对动物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能够降低饲养成本。文章综述羽毛废弃物的营养价值、微生物降解机制及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羽毛废弃物在畜禽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芒果皮核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万荣;农斯伟;杨郑州;卢春静;朱正杰;侯宪斌;

    芒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皮核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多糖、多酚和黄酮类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等生理功能。芒果皮核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芒果皮核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为芒果皮核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尾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孙华;侯福银;丁海荣;杨智青;叶恩君;

    蔬菜尾菜的资源化利用,不但能够缓解尾菜导致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减轻国内粗饲料供应不足的压力。文章从尾菜的产生、营养价值、饲料化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当前尾菜饲料化研究进展,以期为尾菜加工处理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人参副产物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谢晓莉;吴志焕;刘明;

    人参副产物包括茎叶、提取后药渣,活性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物质,具有抗炎、增强免疫、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文章综述人参加工副产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与生物学功能,总结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加强人参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提高畜禽生产水平与产品品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 饲料及原料中真菌毒素的危害、降解和检测技术研究

    王艳霞;

    饲料安全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真菌毒素对饲料安全存在一定的危害,其降解和检测对饲料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饲料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的危害、降解和检测技术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饲料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No.54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