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黄芪多糖对高温季节荷斯坦公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侯路钊;李树静;张秀江;肖阳;梁英杰;曹玉凤;刘观忠;李秋凤;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高温季节荷斯坦公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313.75±13.55) kg、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8、16、24 g/(头·d) APS。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APS以及添加时间均显著提高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磷(P)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30 d,试验组公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公牛的C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公牛的NDF表观消化率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公牛Ca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试验第60 d,Ⅰ组公牛的DM、CP、ADF和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60 d,Ⅱ组公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比对照组提高49.69%(P<0.05),比Ⅰ组提高43.48%(P<0.05);Ⅲ组公牛血清IgG比对照组提高47.18%(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8~16 g/(头·d)能够有效提高高温季节荷斯坦公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免疫性能。

    2022年09期 v.45;No.45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日粮中添加金银花枝条粉对西门塔尔杂代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俊丽;岳彩娟;高旭红;纪鹏;梁小军;

    试验探究金银花枝条粉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公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金银花枝条粉,试验组分别添加100、200、300 g/(头·d)的金银花枝条粉。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牛的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2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有增加趋势,试验3组肉牛料重比有降低趋势。30 d时,试验1组、2组、3组肉牛血清的总蛋白(TP)、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0 d时,试验1组肉牛血清的GLB、2组肉牛血清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肉牛血清的胆碱酯酶(CHE)活性显著低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30 d时,试验3组肉牛血清的肌酐(CREA)含量及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试验组肉牛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试验3组肉牛血清的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 d时,试验3组肉牛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金银花枝条粉,30 d时可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和生长激素、肌酸激酶的生成,对机体健康无负面影响,且以添加量300 g/(头·d)效果较好。

    2022年09期 v.45;No.45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复合中药材饮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曹占凤;武永陶;刘学周;甘敏;康天兰;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中药材饮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5只断奶公羔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饮剂Ⅰ组、饮剂Ⅱ组每日分别饮用0、10、20 mL的复合中药材饮剂。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饮剂Ⅰ组、饮剂Ⅱ组羔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干扰素-γ (IFN-γ)含量、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与饮剂Ⅰ组相比,饮剂Ⅱ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以及血清中IgG含量、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羔羊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羔羊每日饮用10、20 mL复合中药材饮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羔羊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免疫功能,以20 mL饮用剂量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2022年09期 v.45;No.45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饲粮中添加山楂粉对肉牛生产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苏韬;苏航;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山楂粉对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8头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对照组肉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肉牛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30、45 g/d山楂粉的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5 g/d山楂粉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升高(P<0.01),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肉牛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肉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分别降低增重成本0.18、2.01和3.00元/kg。研究表明,45 g/d的山楂补充量可有效改善肉牛的生产性能,提高抗氧化、免疫能力,增强脂质代谢,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2022年09期 v.45;No.45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不同水平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期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栗福星;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期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胎次、泌乳期及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3%、0.4%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组、D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提高10.13%、6.67%(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葡萄糖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B组、C组、D组奶牛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A、白细胞介素-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D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有效提高了泌乳期奶牛的泌乳性能,改善机体代谢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且中草药添加剂最适添加量为0.3%。

    2022年09期 v.45;No.45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猪营养

  • 构树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段维胜;刘洋;邓东艳;邓泽涛;潘凌峰;黄兴国;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构树发酵饲料替代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96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育肥猪饲喂90%基础日粮+10%发酵构树,试验2组育肥猪饲喂85%基础日粮+15%发酵构树,试验3组育肥猪饲喂80%基础日粮+20%发酵构树。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各组间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1组育肥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3组(P<0.05);试验2组育肥猪的肌肉失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育肥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3组育肥猪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试验2组(P<0.05);各试验组育肥猪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育肥猪的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的苯丙氨酸、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研究表明,使用不同比例的构树发酵饲料替代日粮饲喂育肥猪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

    2022年09期 v.45;No.453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发酵苜蓿饲喂桂科育肥猪效果分析

    吕玲燕;易显凤;庞天德;覃倩;邓素媛;黄志朝;

    试验探究发酵苜蓿替代部分日粮对桂科育肥猪饲喂效果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桂科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试验期100 d。对照组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添加4%、8%、12%苜蓿替代基础日粮。结果显示:试验1组桂科猪的增重、平均日增重、瘦肉率、第十肋眼肌面积、系水力均显著高于试验2组、3组以及对照组(P<0.05);试验1组桂科猪的料重比、腰荐结合部的背膘厚度均低于试验2组、3组(P<0.05)。试验1组桂科猪血清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2组、3组以及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桂科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苜蓿,能够显著影响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等,且以4%苜蓿的添加比例效果最佳。

    2022年09期 v.45;No.45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异养小球藻发酵饲料制备及其饲喂仔猪研究

    李钰媛;张驰;杨莉萍;张乃群;毕生雷;

    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异养小球藻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探索异氧小球藻粉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利用异养小球藻粉、异养小球藻细胞破碎液和异养小球藻提油后的藻渣,加入麸皮和/或豆粕,混合均匀,得到异养小球藻复合培养基。将复合菌接种到异养小球藻复合培养基中,调节含水量,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饲料,进行仔猪饲喂试验。选择40头“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仔猪料原配方+5%异养小球藻发酵饲料,对照组采用仔猪料原配方。试验期15 d。结果显示:异养小球藻发酵饲料能够显著调节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大幅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仔猪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表明,异养小球藻发酵饲料,能够解决异养小球藻处理问题,提高小球藻饲喂营养利用率,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2年09期 v.45;No.45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苏氨酸对海南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魏立民;刘圈炜;晁哲;黄丽丽;邢漫萍;王峰;郑心力;孙瑞萍;

    试验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苏氨酸对海南猪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4头体重(55.31±3.09) kg海南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6%,苏氨酸水平0.6%;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粗蛋白水平14%,苏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6%、0.8%和1.0%。试验组参考对照组平衡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苏氨酸至0.8%可使海南猪的生产性能恢复到正常饲粮水平(P>0.05)。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苏氨酸显著提高海南猪粗蛋白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Ⅲ组猪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高13.46%,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12.03%;试验Ⅱ组猪的磷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9.02%,试验Ⅲ组猪的磷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8.00%(P<0.05)。研究表明,海南猪饲粮粗蛋白质降低至14%,补充添加苏氨酸至0.8%,可以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不降低海南猪的生长速度,建议在海南猪生产中使用。

    2022年09期 v.45;No.45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曹林;肖传明;冯秀燕;李征;刘钧;李小平;黄远荣;魏秀莲;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810头体重约7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4头。空白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3.2 mg/kg吉他霉素+39.2 mg/kg杆菌肽锌、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t天然植物提取物(蒲公英和甘草,含量为70%)。试验期35 d,预试期3 d,正式试试验期32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均具有提高断奶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血清中白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蒲公英和甘草的天然植物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增强仔猪机体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2022年09期 v.45;No.45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禽营养

  • 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不同饲养模式广西三黄鸡肠道形态与菌群的影响

    韦晓芳;章岳军;廖莹;李春;李修宇;蔡国辉;沈水宝;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添加复合益生菌(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对广西三黄鸡肠道形态与菌群的影响。选取49日龄广西三黄鸡33 000只(公、母各半)分笼养和散养两种模式开展试验。笼养模式选取3 000只随机分为3组,即LA组(基础日粮+丁酸梭菌)、LB组(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LC组(基础日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公、母各半)。散养模式选取30 000只随机分成3组,即SA组(丁酸梭菌)、SB组(复合益生菌)、SC组(基础日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 00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不同饲养模式下,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笼养模式80 d时LB组三黄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49 d的LB组、LC组(P<0.05);散养模式80 d时,SB组三黄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49 d的SB组、SC组(P<0.05);80 d的SC三黄鸡组空肠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49 d的SC组(P<0.05)。笼养或散养模式下,相比LB组,LA组三黄鸡的厚壁菌门、瘤胃球菌属显著上调(P<0.05);散养模式LB组三黄鸡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LA组、LB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5)。研究表明,不同饲养模式下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复合益生菌对广西三黄鸡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笼养或散养模式下,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促进空肠形态发育,添加丁酸梭菌有助于提高有益菌相对丰度;笼养模式的三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有益菌相对丰度优于散养模式。

    2022年09期 v.45;No.453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PEI修饰的碳酸钙-刺五加多糖纳米粒与禽流感疫苗配合对鸡H5N1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向辉;马霞;尉斌;闫盼盼;周瑞;

    试验研究PEI修饰的碳酸钙-刺五加多糖纳米粒与禽流感疫苗配合对鸡H_5N_1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三黄鸡15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空白组三黄鸡注射0.6 mL生理盐水;阳性组注射10 g/L黄芪多糖0.3 mL;单独疫苗组、CaCO_3组、CaCO_3-ASPS组分分别注射10 g/L ASPS0.3 mL;CaCO_3-ASPS-PEI组注射10 g/L ASPS 0.3 mL。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纯疫苗组相比,CaCO_3-ASPSPEI组三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在21、28、35 d呈上升趋势,以第35 d的雏鸡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最高。与空白组和纯疫苗组相比,CaCO_3-ASPS-PEI组三黄鸡H_5N_1抗体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除空白组外,其他组第28、35 d样品均合格,合格率为100%。与空白组和纯疫苗组相比,第35 d,CaCO_3-ASPS-PEI组三黄鸡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 (IFN-γ)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第28 d,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CaCO_3-ASPS-PEI与H_5N_1亚型禽流感疫苗结合可以显著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提高禽流感抗体水平,增强雏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与禽流感疫苗配合使用,增强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

    2022年09期 v.45;No.45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皖南草鸡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吴俊;吴萍萍;许二学;朱宏兵;

    试验旨在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皖南草鸡生长性能、抗病力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800只健康的皖南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8 w。结果显示,试验2组和3组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3组草鸡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鸡的发病率、克粪便卵囊数(OPG)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和3组草鸡的病死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鸡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3组草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草鸡胸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3组草鸡胸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草鸡的胸肌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皖南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可有效改善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降低发病率;最适添加量为1.0%。

    2022年09期 v.45;No.45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水生动物营养

  • 氨基葡萄糖硒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梁梦琦;黄文灿;孙建安;毛相朝;

    试验旨在探究氨基葡萄糖硒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虾体硒含量、氨基酸含量以及肠道菌群组成方面的影响。选取南美白对虾虾苗为研究对象,设计4组,分别为对照组、0.1%、0.5%和1.0%氨基葡萄糖硒添加组。试验期3 w,养殖结束后各试验组随机取样,分别进行体长、体重、硒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对虾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第1周内,各氨基葡萄糖硒添加组对虾的体长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3周内,1%组的体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三周养殖结束后,1%组对虾的体长与体重均最大。0.1%、0.5%、1%氨基葡萄糖硒添加组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氨基葡萄糖硒添加组所含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其次是1%氨基葡萄糖硒添加组。氨基葡萄糖硒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研究表明,在养殖饲料中添加氨基葡萄糖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硒和氨基酸含量以及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

    2022年09期 v.45;No.45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5K]
  • 杆菌七肽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血清以及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袁志文;李佑杰;李永安;李淑瑶;王自蕊;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杆菌七肽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血清及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00尾、(10.19±0.05)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鳌虾饲喂基础饵料,试验组鳌虾分别饲喂在基础饵料中添加2.5、5.0、7.5和10.0 mg/kg杆菌七肽的饵料。试验期8 w。结果显示:7.5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5 mg/kg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7.5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10.0 mg/kg组(P<0.05)。1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比对照组降低46.44%(P<0.05),7.5 mg/kg组克氏原螯虾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比对照组降低44.54%(P<0.05)。5.0 mg/kg组克氏原螯虾肝胰脏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7.5 mg/kg组和10.0 mg/kg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一定量的杆菌七肽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改善肝功能,以7.5 mg/kg添加组效果最佳。

    2022年09期 v.45;No.45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试验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苍术治疗仔猪腹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王梓颖;豆佳红;杨娟;周炜炜;李中媛;刘跃飞;戴小枫;李秀梅;

    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苍术治疗仔猪腹泻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苍术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化合物。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仔猪腹泻靶点,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和分析苍术-成分-靶点网络和PPI蛋白互作图,确定苍术治疗仔猪腹泻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作用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进行可视化分析。选取治疗仔猪腹泻的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对接的结果采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作图,确定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结合方式。结果显示:筛选得到主要的有效化学成分为汉黄芩素、3β-乙酰氧基苍术酮。关键作用靶点23个,包括CASP3、TNF、MAPK14、VEGFA、IL-6、NOS3、ESR1、NOS2等。GO富集筛选出细胞组成条目、分子功能条目及生物过程条目共75条;筛选出KEGG信号通路50条,包括NOD-like受体、TNF、结肠直肠癌等信号通路。对活性成分和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汉黄芩素-CASP3结合能为-28.21 kJ/mol,汉黄芩素IL-6结合能为-27.54 kJ/mol,汉黄芩素MAPK 14结合能为-31.31 kJ/mol,汉黄芩素TNF结合能为-30.10 kJ/mol。结合能均小于-20.92 kJ/mol,提示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研究表明,苍术通过有效活性成分汉黄芩素调控高尔基体、NOD-like受体、癌症通路、TNF等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保护肠道,从而治疗仔猪腹泻。

    2022年09期 v.45;No.45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0K]
  •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玉米芯中半纤维素的技术研究

    李良玉;韩舒晨;汤华成;宋春丽;刘中学;付巧雨;郑喜群;

    试验为高效去除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提高玉米芯的饲料价值,以玉米芯原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提取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5.23%、提取温度80.6℃、提取时间74.1 min、液料比17.0 m L/g、半纤维素的提取率(76.0±0.18)%;采用膜分离技术回收NaOH,可降低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去除半纤维素的玉米芯可在饲料生产应用,半纤维素可应用于木糖的生产,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玉米芯综合利用新工艺。

    2022年09期 v.45;No.45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 菜籽油和猪油对饲料营养成分和饲料发霉的影响

    飞银;佘韶峰;赵天章;李慧英;

    试验旨在研究35℃15%水分条件下,玉米、豆粕、麸皮按照1∶1∶1比例混合的饲料,在5%和10%的菜籽油、猪油、混合油(菜籽油+猪油)添加量下发霉的状况。选取7份同质量的混合饲料,3份分别加入5%的菜籽油、猪油、混合油(菜籽油+猪油),3份加入10%的菜籽油、猪油、混合油(菜籽油+猪油),1份为对照样品;将7份样品置于35℃培养箱。第20、40 d测定各样品饲料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pH值以及粗脂肪含量,采用黄曲霉毒素B_1试纸、玉米赤霉烯酮试纸检测样品饲料。结果显示:添加10%混合油的饲料发霉情况最严重;黄曲霉毒素B_1试纸、玉米赤霉烯酮试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不同的油脂种类对各组饲料的组间水分含量、粗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pH值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油脂种类对各组饲料的组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的油脂添加量对各组饲料组间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及pH值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油脂添加量对各组饲料组间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发霉会降低饲料中的pH值,菜籽油和猪油对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2022年09期 v.45;No.45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 饲用作物高丹草幼苗盐胁迫生理响应及耐盐机制

    雷雪峰;王妍;杨万博;张培毅;徐田;

    试验旨在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耐盐程度高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机制。试验设置轻度(100 mmol/L)、中度(200 mmol/L)及重度(3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程度盐胁迫下高丹草幼苗叶片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耐盐型品种比盐敏型品种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耐盐型品种ZJZ8号和ZJZ10号丙二醛(MDA)含量增幅相对较小,盐敏型材料ZJZ21号和ZJZ4号MDA含量增幅相对较大。耐盐型品种通过启动保护酶防御系统并积累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减缓细胞受损的能力强于盐敏型品种。不同高丹草品种间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越大,Pro含量越高,耐盐性越强。研究表明,高丹草耐盐型、盐敏型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可以通过SOD、POD活性与MDA、Pro含量判断高丹草的耐盐性。

    2022年09期 v.45;No.45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体外消化酶解法筛选肉鸡小麦型饲料酶制剂及响应面法优化

    王岩;李娟;梁方印;于洪敏;陈雪薇;刘艳;单春乔;

    试验筛选酶解肉鸡小麦型饲料的小麦酶,通过体外消化酶解法评估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及α-淀粉酶的酶解效果,此基础上筛选小麦酶,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以还原糖为指标,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α-淀粉酶酶解效果最好。响应面法优化后,相对较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019 2 mg/g,β-葡聚糖酶0.022 5 mg/g,α-淀粉酶浓度0.200 9 mg/g,此条件下还原糖为643.156 mg,与预测值接近。研究表明,小麦型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促进多糖降解,提高还原糖含量。

    2022年09期 v.45;No.45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 萨福克和湖羊杂交F1代与湖羊背最长肌转录组分析

    成伟伟;杨军祥;徐建峰;王燕燕;王珂;董和;高登伟;崔光亚;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出差异基因322个,得到GO数据库注释278个,参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成(CC)的分别为83、140和55个。得到KEGG数据库注释147个,参与216条通路,差异基因显著富集通路24条。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与肉质相关的通路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酯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通路。筛选出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有LPIN1、CFL2、ENO3和AQP7。研究表明,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322个,初步认为与肉质可能相关的通路11条,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4个。

    2022年09期 v.45;No.45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 抗噬菌体L-苏氨酸工程菌的选育及机理分析

    王强;杨立鹏;魏爱英;孟刚;

    试验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苏氨酸生产菌,筛选获得具有噬菌体抗性的苏氨酸基因工程菌株。从苏氨酸发酵染噬菌体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混合噬菌体(P-1)。以P-1为筛选因子,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苏氨酸生产菌YPT、抗性初筛、溶原性验证、噬菌体抗性遗传稳定性验证、发酵罐产酸等验证。结果显示:通过筛选得到1株对P-1具有稳定抗性的苏氨酸生产菌株,命名为YPT-1。在分子水平上对突变株YPT-1抗噬菌体的机制做初步研究。采用CRISPR技术进行敲除验证,证实fhuA基因的缺失可致使菌株获得噬菌体抗性。研究表明,经过初步产酸验证,此菌株产酸指标与对照株(诱变出发菌YPT)相比未下降,且产酸稳定,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2022年09期 v.45;No.453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营养研究

  • 不同水平苜蓿与干草混合对肉驴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任宏;格日乐其木格;神英超;张心壮;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苜蓿与干草混合对肉驴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188.21±5.50) kg、12月龄杂交肉驴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驴。对照组(1组)肉驴饲喂100%干草料;试验2组、3组、4组肉驴分别饲喂25%苜蓿+75%干草料、50%苜蓿+50%干草料、75%苜蓿+25%干草料。试验期14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驴的末重、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肉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组肉驴的干物质、粗脂肪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组的肉驴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均高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的胴体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1组,GR值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组肉驴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高于1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均低于1组(P>0.05),3组、4组的肉驴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研究表明,3组、4组的混合饲料均可以提高肉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建议添加量以50%苜蓿+50%干草适宜。

    2022年09期 v.45;No.453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添加杜仲粉对红薯秧发酵CNCPS组分的影响

    杨乐赟;李玉萌;朱亦朴;谭世图;赵凌平;李元晓;孙平;

    试验探究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粉对红薯秧发酵感官评定、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蛋白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仅添加菌液发酵)、未发酵组、1%杜仲粉发酵组、3%杜仲粉发酵组。将5%乳酸菌、5%地衣芽孢杆菌、5%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成混合菌液,分别添加至对照组、1%杜仲粉发酵组和3%杜仲粉发酵组,添加比例为发酵料干物质的5%。采用发酵袋对红薯秧微贮,发酵45 d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发酵组相比,添加3%杜仲粉发酵红薯秧的非蛋白氮(PA)含量显著增加(P<0.05),快速降解蛋白(PB_1)和结合蛋白(P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未发酵组相比,添加1%和3%杜仲粉的红薯秧的不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杜仲粉能够有效改善红薯秧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利于畜禽消化利用。

    2022年09期 v.45;No.453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蕲艾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研究

    吴婷;李双鸽;蒋静怡;杜鸿志;刘大会;

    试验旨在比较蕲艾的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蕲艾的营养价值。选取不同产地的5批蕲艾样品,分为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等部位,分别测定相关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活性成分,比较各部位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蕲艾叶片的营养价值高于茎秆和地下部分,嫩叶和老叶的干物质(DM)含量分别为91.19%~95.64%和92.65%~93.75%,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29.91%~34.16%和21.00%~25.99%,粗脂肪(EE)含量分别为1.75%~3.92%和2.59%~3.83%,粗纤维(CF)含量分别为12.85%~15.95%和16.21%~21.77%,粗灰分(Ash)含量分别为8.62%~16.80%和10.68%~14.83%,浸提物(EX)含量分别为24.89%~36.99%和21.00%~29.77%,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75%~6.03%和0.90%~2.22%,总酚酸含量分别为1.59%~2.42%和0.81%~1.29%,且含有丰富的钾、镁、铁等矿物质元素。与11种常见饲料相比,蕲艾叶片(嫩叶、老叶) CP含量高于4种能量饲料和3种粗饲料,CF含量高于4种能量饲料,Ash含量高于4种蛋白饲料,镁(Mg)和锰(Mn)元素含量高于11种常见饲料。研究表明,蕲艾不同部位中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11种常见饲料相比,部分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常见饲料。

    2022年09期 v.45;No.453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检测技术

  • 超声提取、离子色谱法分析饲料原料菜籽粕中的硫氰酸盐含量

    李征;姚婷;赵茜;黄骅;娄迎霞;曹林;肖志勇;

    试验采用超声提取前处理,结合离子色谱法上机分析,建立饲料原料菜籽粕硫氰酸盐含量的分析方法。菜籽粕样品经简单的超声辅助提取上机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分析方法满足方法学相关要求,样品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在0.1~5.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回收率86.1%~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研究表明,方法适用于饲料原料菜籽粕中的硫氰酸盐含量分析。

    2022年09期 v.45;No.45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资源开发与利用

  • 榆林片沙覆盖黄土区2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史雷;徐伟洲;武治兴;崔亦沐;刘阳;耿金才;

    试验引进20种紫花苜蓿,针对榆林片沙覆盖黄土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对20种紫花苜蓿开展适应性、生物学和营养品质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种紫花苜蓿在相同种植条件下,第2茬的株高显著高于第1茬(P<0.05)。多数品种的第2茬茎叶比显著高于第1茬(P<0.05),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茎的生物量提高,叶的生物量下降,即苜蓿质量呈下降趋势。同一品种,第2茬干草重均显著高于第1茬。通过各项营养指标对比分析,第2茬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第1茬,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第1茬(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甘农3号综合性状最优,属于优质苜蓿干草。研究表明甘农3号紫花苜蓿的综合性状相对最优,较为适于榆林片沙覆盖黄土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种植。

    2022年09期 v.45;No.453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问题探讨

  •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中国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孙行;

    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摆脱产能过剩的重要方法,能够推进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供给和需求维度构建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年—2020年30个省份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波动式增长趋势,且经历“轻度失调发展-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的阶段转变。研究表明,耦合协调模型能够从加快饲料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推进饲料行业技术高质量发展、拓宽饲料行业市场宽度方面提出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

    2022年09期 v.45;No.453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综述

  • 影响猪肉品质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朱燕莉;张佳敏;白婷;张崟;王卫;陈林;

    基因对猪肉品质性状的影响是目前遗传育种的研究热点。文章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影响猪肉品质变化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基因检测相关技术,重点综述氟烷基因、酸肉基因和肌决定因子基因家族等基因及其对猪肉品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猪肉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45;No.453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牛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乐;常晨城;王宇;满达;石彩霞;张文广;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的调控密切相关,参与牛脂肪细胞、牛乳腺上皮细胞以及牛卵母细胞等生成发育过程;间接调控炎症因子及代谢过程等方面。文章综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作用机制和对不同细胞生长影响,并对其具体作用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家畜细胞生长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45;No.453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农业应用现状

    徐淑琴;贺曦;龚紫凤;马祥兆;陈晓慧;冶贵生;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作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具有产酶能力强、次生代谢产物丰富、抗逆性强、抗菌活性高等特点。B. velezensis能够促进动植物生长、有效防控动植物病害,已在生物防控、饲料加工、水产养殖等农业方面广泛研究应用。文章就B. velezensi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B. velezensi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45;No.453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黑水虻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李嘉慧;於霞;邬伊田;王尊;陈露茜;吴玉波;钱仲仓;

    黑水虻是一种常见的腐食性昆虫,具有食性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黑水虻作为一种高营养的昆虫蛋白源之一,能够部分替代鱼类饵料中的鱼粉,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黑水虻的生物特性、营养价值及其对水产动物生长、饲料利用效率、营养品质、肠道形态结构以及免疫力的影响,旨在为黑水虻产品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45;No.453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王梦晨;张勇;刘来亭;程康;

    呕吐毒素(DON)属单端孢霉烯族物质,大部分来自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普遍存在于大麦、小麦、玉米和燕麦中。呕吐毒素已被列入三级致癌物,对动物和人体的健康存有一定危害。文章综述饲料行业中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以期为呕吐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减轻呕吐毒素对饲料行业的危害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45;No.453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苹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乔庆敏;宋春梅;

    苹果渣是指利用苹果生产苹果汁、果酒、果酱等产生的副产品,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多酚、黄酮等多种活性物质。将苹果渣作为畜禽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苹果渣的营养价值、饲料利用化技术,探讨苹果渣对畜禽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推进苹果渣饲料开发进程和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2022年09期 v.45;No.453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