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

  • 包被蛋氨酸和蛋氨酸类似物在荷斯坦奶牛生产应用中的研究

    祁茹;卢娜;石小平;刘高飞;雒诚龙;王蔚;李胜利;

    试验研究包被蛋氨酸和蛋氨酸类似物(HMBi)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产后代谢病、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50头妊娠(250±3)d、胎次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个重复。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奶牛分别饲喂包被蛋氨酸和蛋氨酸类似物,有效蛋氨酸含量均为9 g/(头·d)。奶牛围产期为预试期,产犊后为正式试验期,正式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蛋白量、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乳脂量、乳脂率、乳糖量、乳糖率、体细胞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胎衣不下发病率、真胃移位发病率、子宫炎发病率和产后瘫痪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奶牛21 d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成母牛产后首次配种天数、成母牛产后平均空怀天数、怀孕成母牛平均配次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奶牛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包被蛋氨酸和蛋氨酸类似物均可显著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量和乳蛋白率,但对生产性能、产后代谢病、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

    2021年15期 v.44;No.52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高产和低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乳品质的比较研究

    朱寿谦;李大彪;解湧芳;牛小雨;胡红莲;高民;

    试验研究泌乳性能与泌乳阶段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泌乳性能(高产、低产)和泌乳阶段(泌乳前期、中期、后期)。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胎次、饲养管理相似的36头奶牛按泌乳性能和泌乳阶段分成6组,分别为高产泌乳前期组、高产泌乳中期组、高产泌乳后期组、低产泌乳前期组、低产泌乳中期组和低产泌乳后期组,每组6头牛。结果显示,高产奶牛瘤胃氨态氮(NH3-N)、丙酸、异丁酸浓度以及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产奶牛(P<0.05),而瘤胃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显著低于低产奶牛(P<0.05)。奶牛泌乳后期瘤胃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泌乳中期丙酸浓度显著高于泌乳前期和后期(P<0.05),泌乳前期戊酸浓度显著高于泌乳中期和后期(P<0.05)。泌乳中期DM、E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显著高于泌乳后期(P<0.05)。高产奶牛乳脂率有低于低产奶牛的趋势,乳糖和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泌乳性能的提高可以改善奶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使瘤胃发酵模式偏向丙酸发酵;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显著下降,但是乳脂率显著上升。

    2021年15期 v.44;No.52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饲喂水平对泌乳期牦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博;潘浩;刘书杰;崔占鸿;周磊;周玉青;

    试验探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泌乳期牦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头体重、产犊日期接近的健康经产母牦牛,随机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AL组)、80%采食组(IR80组)和60%采食组(IR60组),每组5个重复。结果显示,IR60组的牦牛平均日增重、泌乳后期乳产量、泌乳前期乳蛋白含量显著低于AL组(P<0.05)。泌乳期牦牛瘤胃液氨态氮含量随饲喂水平的降低而升高(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随饲喂水平的降低而降低(P<0.05)。牦牛泌乳后期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泌乳前期(P<0.05),AL组牦牛泌乳前期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L组与IR80组牦牛泌乳后期血清中黄体酮含量高于泌乳前期(P<0.05),IR60组牦牛泌乳前期的催乳素含量和泌乳后期的雌二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泌乳期牦牛需供给高营养水平的日粮以保证牦牛良好的瘤胃代谢、激素代谢水平及较高的生产性能。

    2021年15期 v.44;No.52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日粮添加CLA对绵羊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霍鲜鲜;王斌;许鹏飞;毛文;康京;张润厚;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对绵羊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选择15只体重(16.49±1.20) kg、健康状况良好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1.5%和3.5%)的CLA,试验期8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5%CLA组绵羊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经TUNEL染色发现,1.5%CLA组和3.5%CLA组出现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表明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着CLA水平的升高,脂肪细胞凋亡特征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1.5%CLA组的Cyt-c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1.5%CLA组的Bcl-2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3.5%CLA组中的Bax、Caspase-3和Cyt-c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3.5%CLA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凋亡。

    2021年15期 v.44;No.52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谷饲与草饲牦牛肉矿物质含量差异研究

    田小霞;郝力壮;徐焕;拜彬强;王洪谨;

    试验探究不同饲养方式(谷饲和草饲)对牦牛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集草饲和谷饲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比较分析6个部位的锌(Zn)、铁(Fe)、铜(Cu)、锰(Mn)、钙(Ca)、钾(K)、镁(Mg)、钠(Na) 8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同一饲养方式下,不同部位矿物质元素含量普遍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背最长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在草饲条件下,半腱肌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在谷饲条件下,牦牛各部位肌肉中Na含量比草饲条件下高,而Ca、Fe含量比草饲条件下低。研究表明,牦牛不同肌肉部位中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饲养方式下同一部位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日粮是影响牦牛肉中矿物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2021年15期 v.44;No.52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 日粮添加活性干酵母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性及肉品质的影响

    贺海萍;许宗斌;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性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肉羊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肉羊。各组试验肉羊依次饲喂含有0、1、2、4 g/d活性干酵母的基础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2 g/d ADY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g/d ADY组肉羊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g/d ADY组(P<0.05)。2 g/d ADY组肉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g/d ADY组羊肉的pH24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g/d和4 g/d ADY组羊肉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g/d ADY组(P<0.05),2 g/d和4 g/d ADY组羊肉的剪切力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g/d和4 g/d ADY组肉羊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干酵母组肉羊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g/d和4 g/d ADY组肉羊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肉羊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以显著改善肉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增强抗氧化功能;最适添加量为2 g/d。

    2021年15期 v.44;No.52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博落回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张寿文;

    试验研究博落回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150±5) kg的荷斯坦犊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头犊牛为1个重复。1组犊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2组)、400 (3组)、800 mg/kg(4组)博落回提取物。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试验3、4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犊牛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犊牛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研究表明,400、8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可以提高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免疫机能;添加量以400 mg/kg较适宜。

    2021年15期 v.44;No.52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猪营养

  •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周腊枚;张博;黄强;Tim Goossens;周锡红;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250头胎次、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12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2 000 g/t包被丁酸钠。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28~42日龄的腹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仔猪42日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P<0.05),显著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P<0.05), 500 g/t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丰度(P<0.05),2 000 g/t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 L-YJ)丰度(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肠道菌群组成。

    2021年15期 v.44;No.52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 日粮添加绿原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刘佳;吴海港;何书海;赵云焕;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绿原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无病的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仔猪依次饲喂含有200、400、800 mg/kg绿原酸的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奶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的料重比和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升高,白介素-6 (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断奶仔猪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断奶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CIHR)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绿原酸可以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绿原酸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2021年15期 v.44;No.52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柔酸(SFL)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顾婕;杨家勇;高嵩;涂为松;朱晓彤;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柔酸(SFL)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15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含6 kg/t饲料厂现用复合型酸化剂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不含酸化剂)中添加6 kg/t SFL,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不含酸化剂)中添加4 kg/t SFL。试验分教槽阶段、保育阶段和小猪阶段3个阶段进行,试验期10 w。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6 kg/t SFL显著提高了教槽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4 kg/t SFL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的趋势。日粮中添加4 kg/t SFL显著降低了保育阶段仔猪的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SFL可以降低仔猪死淘率。日粮中添加SFL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中球蛋白含量(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柔酸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2021年15期 v.44;No.52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禽营养

  • 柚子皮发酵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侯振平;郑霞;陈青;吴端钦;李定华;

    试验研究柚子皮发酵料对15~42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480只14日龄生长发育正常的白羽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使用10%柚子皮发酵料、10%柚子皮+中草药发酵料替代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肉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肉鸡血清白蛋白(ALB)、白球比(A/G)、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Ⅰ组。研究表明,10%柚子皮+中草药发酵料替代部分基础日粮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肉鸡蛋白质、脂质代谢及氨基酸平衡,增强抗氧化功能,从而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2021年15期 v.44;No.526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杜仲叶粉对湖北贡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吕庚鑫;何凤;庆军;孟益德;杜红岩;钟建;王璐;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杜仲叶粉对湖北贡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240日龄、产蛋率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1 000只湖北贡鸡母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蛋鸡。T0组母鸡饲喂基础日粮,T1~T4组母鸡日粮中分别添加含2.5%、5.0%、7.5%、10.0%杜仲叶粉。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7.5%的杜仲叶粉的湖北贡鸡日产蛋率最高,极显著高于T0组(P<0.01)。饲喂10 w后,与T0组相比,日粮添加7.5%和10.0%的杜仲叶粉均能够显著提高鸡蛋中蛋清蛋白质、蛋黄α-亚麻酸含量(P<0.05),日粮添加5.0%和7.5%的杜仲叶粉可以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和蛋黄粗脂肪的含量(P<0.05)。研究表明,杜仲叶粉能够改善湖北贡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适宜添加水平为7.5%。

    2021年15期 v.44;No.52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80日龄慢速型黄羽肉鸡常规蛋白饲料原料代谢能评定

    张赛;苟钟勇;蒋守群;

    试验旨在测定80~90日龄慢速型黄羽肉鸡常规蛋白饲料原料的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代谢能(AMEn)。选用96只80日龄慢速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肉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0%豆粕替代日粮(处理2)、20%棉粕替代日粮(处理3)、20%菜粕替代日粮(处理4)。预试期3 d,全收粪3 d。采用全收粪和套算法测定总能(GE)代谢率、AME和AMEn。结果显示,豆粕、棉粕和菜粕的总能代谢率分别为58.1%、40.9%、38.5%,AME分别为10.62、7.94和7.22 MJ/kg,AMEn分别为9.57、6.86和6.15 MJ/kg。研究表明,试验能够为慢速型黄羽肉鸡日粮的配制提供参考,完善我国慢速型黄羽肉鸡蛋白原料数据库。

    2021年15期 v.44;No.52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 功能性脂肪酸对种禽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崔晓;孙丽华;王勇;焦莉;丁为国;郑煦灿;林日权;

    试验研究功能性脂肪酸对种禽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在中山场和从化场分别选用100只种公鸡和2 000只种母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种公鸡、200只种母鸡。对照组种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的功能性脂肪酸。饲养周期6 w。结果显示,功能性脂肪酸可以显著提高种公鸡的精液品质(P<0.05),显著提高从化场受精率和孵化率(P<0.05)。中山场和从化场的试验组种蛋合格率和健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脂肪酸显著提高中山场和从化场的产蛋率、平均蛋重(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研究表明,在种禽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功能性脂肪酸可以显著改善种禽的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

    2021年15期 v.44;No.526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水生动物营养

  • 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

    胡建勇;李晓东;李林;高攀;徐军;刘晶;

    试验对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和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的生长与肌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对照组为普通池塘养殖。试验期132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Th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呈味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棕榈一烯酸、α-亚麻酸、花生二烯酸、木蜡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饱和脂肪酸中仅棕榈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评分(AAS)显示,缬氨酸(Val)均为两组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为试验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Ile为对照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化学评分(CS)方面,(Met+Cys)、Ile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Ile、(Met+Cys)。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较池塘主养模式高10.33%。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水养殖草鱼优于普通池塘养殖。塘主养模式

    2021年15期 v.44;No.526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山豆根多糖对人工感染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效果

    陈奇;文露婷;李旻;梁万文;黄姻;陈忠;林勇;胡庭俊;

    试验研究山豆根多糖(SSP)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效果。从形态学、生化鉴定和双重PCR鉴定无乳链球菌GX107,测定LD50。将罗非鱼分为6组(0.1%SSP、0.2%SSP、0.4%SSP、0.4%APS、无乳链球菌感染组、空白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组饲喂混有不同剂量(0.1%、0.2%、0.4%) SSP的饲料,黄芪多糖(APS)对照组饲喂含0.4%黄芪多糖的饲料,无乳链球菌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和感染组以10倍的LD50浓度的无乳链球菌GX107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计算各组保护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该菌在BA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环,在BHIA培养基上出现灰白或白色湿润凸起菌落,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阳性,双重PCR鉴定为无乳链球菌。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肝脏、脾脏、肾脏、胆不同程度地水肿,LD50为6.61×105CFU/mL。10倍LD50浓度的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死亡率为85.71%,添加SSP可极显著降低死亡率(P<0.01),其中0.2%的SSP保护率最高,为61.9%。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SSP对链球菌感染的罗非鱼能有着不同程度保护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的死亡率。

    2021年15期 v.44;No.526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4K]

试验研究

  • 冷暖季节放牧牦牛粪便细菌区系的比较分析

    聂召龙;郭文杰;潘浩;张玉莹;刘书杰;孙璐;冯宇哲;崔占鸿;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冷暖季节变化对放牧牦牛粪便细菌区系多样性的影响。以青海省玉树州歇武镇的1.5岁和3.5岁放牧牦牛的粪便微生物总DNA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冷暖季节放牧牦牛粪便细菌区系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粪便细菌进行了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在冷季中,放牧牦牛粪便菌群的Ace指数、Chao 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暖季(P<0.05或P<0.01)。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冷季极显著低于暖季(P<0.01);在属水平上,阿克曼菌属、Romboutsia等菌属在冷季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暖季(P<0.05或P<0.01)。冷季组与暖季组的牦牛粪便细菌群落有明显的PC1差异。在功能预测中,牦牛粪便菌群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功能在冷季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暖季(P<0.05或P<0.01)。研究表明,从暖季到冷季,牦牛粪便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增加;放牧牦牛在冷季为了应对外界寒冷的环境及牧草的不足,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会随之改变。

    2021年15期 v.44;No.52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5K]
  • 新鲜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斯木吉德;敖日格乐;王纯洁;阿日查;张剑;陈浩;刘波;何利娜;

    试验研究新鲜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抑菌作用及多样性分析。采用分离纯化法鉴定新鲜酸马奶样品中的乳酸菌,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其进行菌群分析,采用牛津杯法、有机酸和过氧化氢抑菌作用排除试验测定抑菌效果,采用蛋白质敏感试验研究其性质。结果显示,从酸马奶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5株乳酸菌,这5株乳酸菌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优势菌群均相同,在种水平上出现差异,4株菌被鉴定为戊糖乳杆菌,1株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5株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1株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下仍保持抑菌活性。本研究中乳酸菌纯度较高,同时揭示所采样地区的酸马奶中优势菌为戊糖乳杆菌,并鉴定出1株能够产生抗菌蛋白类代谢物的乳酸菌。

    2021年15期 v.44;No.52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3K]
  • 复合型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稳定性和酶解效果的体外评估

    李正洲;苗华彪;杨源存;刘晓娟;慕跃林;

    试验旨在探究酸、中性β-甘露聚糖酶组合后的酶学性质、稳定性和酶解效果。试验将两种β-甘露聚糖酶按照1∶0、7∶3、5∶5、3∶7和0∶1的酶活力比混合,采用DNS法测定5种配比下的酶学性质、对饲料制粒温度和猪胃肠消化液的稳定性、对饲料原料的酶解情况。结果显示,酸性甘露聚糖酶最适pH值为3.5,耐受动物胃肠道pH值,热稳定较好。中性甘露聚糖酶的酶活较高,在pH值4.5~9.0时较稳定。中性甘露聚糖酶对饲料制粒温度和人工猪胃消化液的稳定性较差,酶活损失高达80%,效果不如酸性甘露聚糖酶;但人工猪小肠消化液对两种甘露聚糖酶的活性影响均较小,复合型甘露聚糖酶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两种甘露聚糖酶均对豆粕、麦麸、米糠和小麦粉的酶解效果最好,且中性甘露聚糖酶的酶解效果优于酸性甘露聚糖酶,二者复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两种甘露聚糖酶基因来源不同,其酶学性质及应用效果差异极大;甘露聚糖酶按照酶活比1∶1 (即5∶5)时作用效果最好。

    2021年15期 v.44;No.52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体外吸附效果评估

    樊政;张常明;董泽敏;李相臣;左建军;齐国友;

    试验评估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AFB_1)的体外吸附效果,探究AFB_1浓度、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对蒙脱石吸附AFB_1的影响。试验制作高(98.8μg/kg)、低(48.9μg/kg)两种不同浓度的AFB_1污染饲料,将5种不同有效含量的蒙脱石以3种添加量添加到带毒饲料中吸附AFB_1,加入提取液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残余AFB_1含量,并计算吸附率;确定吸附效果较好的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后,在不同pH值(2~7)、吸附时间(5~115 min)及吸附温度(20~40℃)条件下测定蒙脱石对AFB_1的吸附率。结果表明,高毒素浓度下蒙脱石吸附效果高于低毒素浓度下蒙脱石吸附效果。在蒙脱石有效含量为70%~92%范围内,AFB_1的吸附率与蒙脱石有效含量呈正相关。只有蒙脱石有效含量高于90%时,对AFB_1才达到80%以上的良好吸附效果,含量高于95%后,蒙脱石对AFB_1的吸附效果较为稳定;不同蒙脱石添加量的吸附效果为0.4%添加量>0.3%添加量>0.2%添加量。pH值对蒙脱石脱毒效果影响不明显,pH值在2~7范围内,AFB_1吸附率均在90%以上。蒙脱石对AFB_1的吸附在55 min时接近平衡,此时吸附率为93.2%;55 min后吸附曲线趋近平稳;95 min时吸附率最高,为94.8%。在20~40℃范围内,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35℃时,吸附率最高,为93.2%。

    2021年15期 v.44;No.52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营养研究

  •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陈凤梅;

    试验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不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对照组、添加全株玉米鲜重0.05%和0.10%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发酵后的第3、6、9、12个月取样。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0.1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全株玉米青贮6个月后,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青贮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青贮6个月与12个月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株玉米青贮12个月后,0.10%复合微生态制剂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其添加量以0.10%效果最佳。

    2021年15期 v.44;No.52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检测技术

  • 氧化还原一步法测定饲料中总硒含量

    曹进平;程远之;刘鑫;汪以真;王凤芹;

    试验旨在建立过氧化氢-盐酸氧化还原一步法消解饲料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HPLC-ICP-MS)测定饲料中总硒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中加入过氧化氢和盐酸在水浴1 h,进行氧化还原一步消解,SeO_3~(2-)定容,采用HPLC-ICP-MS测定硒的含量。样品经C18色谱柱分离,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七氟丁酸和甲醇体系等度洗脱,ICP-MS在KED模式分析~(78)Se,外标法定量测定样品中的总硒。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的线性方程中R~2大于0.990 0,硒的检出限为0.17μg/g,定量限为0.57μg/g,且峰面积与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采用该方法测得2批富硒多糖饲料样品中总硒的含量分别为1 118.00、1 402.06μg/g,富硒酵母中总硒的含量为941.13μg/g,预混合饲料中总硒的含量为0.95μg/g。除预混合饲料外,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饲料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与传统测定总硒采用HNO_3-HClO_4混合酸体系消解样品,再用盐酸进一步还原的前处理过程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样品转移少、反应快速、回收率高、安全环保、适用性强等特点。

    2021年15期 v.44;No.52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3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中绿原酸含量

    杨赵伟;张嘉楠;闫玉杰;赵雅楠;孟宪杰;杜顺丰;

    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中绿原酸含量。使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为20∶8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20μL。检测饲料添加剂使用流动相溶解、过膜后上机测试,检测饲料使用50%甲醇提取2次,经离心、固相萃取、氮吹浓缩、流动相溶解,过膜后上机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绿原酸保留时间为6.49 min,峰形良好,在0.1~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流畅、检测结果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饲料定量限为0.25 mg/kg。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2021年15期 v.44;No.52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9K]

资源开发与利用

  • 鲁南地区耐低温饲用燕麦秋播和春播生产性能比较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夏伟;杨勇;邵鹏;陈洪福;

    为明确鲁南地区秋播和春播燕麦生产性能的差异,以耐低温品种"枪手"为试验品种,比较第一年秋播和第二年春播对其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第二年春播相比,第一年秋播在株高、单株叶面积、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穗、叶片中粗脂肪含量,茎、穗中粗蛋白含量,整株中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在鲁南地区适宜利用冬季农闲田发展饲用燕麦种植。

    2021年15期 v.44;No.52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1K]
  • 氮肥对冀西北坝上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雯;马琳峰;曹熙敏;俞凤芳;姚泽英;刘贵河;吕爱枝;

    试验探究氮肥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鲜穗产量、干草产量的影响。研究以"万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密度,分别为67 500株/hm~2、90 000株/hm~2。9个施氮处理,分别为N0(0 kg/hm~2)、 N1 (141.75 kg/hm~2)、 N2 (193.50 kg/hm~2)、 N3 (245.25 kg/hm~2)、 N4 (297.00 kg/hm~2)、 N5(348.75 kg/hm~2)、N6 (400.50 kg/hm~2)、N7 (452.25 kg/hm~2)、N8 (504.00 kg/hm~2)。结果显示,"万糯3号"在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施氮量452.25 kg/hm~2时,干草产量最高(16.61 t/hm~2),鲜穗产量高达16.64 t/hm~2、株高207.40 cm、茎粗2.2 cm、持绿性23%、叶面积指数2.47。其次为90 000株/hm~2、不追肥时,干草产量16.14 t/hm~2、鲜穗产量9.67 t/hm~2。研究表明,"万糯3号"在冀西北坝上地区时,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施氮量452.25 kg/hm~2时,干草产量表现最高、鲜穗产量也表现较好。

    2021年15期 v.44;No.52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矿物微量元素

  • 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奶牛全血硒含量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雷莉辉;孙健;关文怡;蔡泽川;曹授俊;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对奶牛全血硒含量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0头体况相近、胎次接近、奶产量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添加后硒水平为0.3 mg/kg),3个试验组(G1、G2、G3)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4、0.5 mg/kg的酵母硒。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亚硒酸钠相比,添加酵母硒可以显著提高全血硒含量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G2组奶牛的乳干物质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酵母硒,可以改善奶牛的抗氧化能力,减少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

    2021年15期 v.44;No.52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奕农技术园地

  • 凝结芽孢杆菌-酵母培养物对固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苗;朱胜澜;王俊峰;步虹静;黄江泽;肖倩;刘洪亮;郭松长;

    试验研究复合凝结芽孢杆菌酵母培养物(BcYC)对固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80只48日龄健康雌性固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在固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 mg/kg BcYC。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BcYC对固始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400 mg/kg BcYC,98日龄固始鸡全净膛率呈下降的趋势(0.05≤P<0.10)。添加400 mg/kg BcYC可以极显著提高74日龄固始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1),同时具有增加甘油三酯(TG)含量的趋势(0.05≤P<0.10)。添加400 mg/kg BcYC可以极显著提高74日龄固始鸡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添加400 mg/kg BcYC可以极显著提高74日龄固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P<0.01),添加200 mg/kg BcYC可以显著提高98日龄固始鸡血清IgG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1)。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BcYC可以增强固始鸡免疫功能。

    2021年15期 v.44;No.526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问题探讨

  • 循环经济视域下饲料产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范瑾;张金星;

    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为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驱动力。创新优化融资模式有助于解决饲料产业融资难题,能够提升饲料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效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从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融资风险等方面分析饲料产业融资阻滞,创新构建涵盖资金分流管理、主体协同联动、渠道因企制宜、风险多维保障方面的"内源提效+外源协同"融资模式,并提出相应运行策略,以推动饲料产业融资效率逐步提升。

    2021年15期 v.44;No.526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5K]

综述

  • 黄芪多糖免疫功能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

    章燕铃;孙彤;王红权;肖调义;李耀国;

    黄芪多糖是多年生草本中药材黄芪的关键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增强抗氧化能力、调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稳态、改善免疫系统结构及功能。文章综述黄芪多糖的提取、结构、功能机制以及对水产动物免疫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黄芪多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具免疫增强功能的水产饲料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发酵型全混合日粮技术及其在热带地区的应用进展

    张雨书;吕仁龙;李茂;周汉林;

    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长期保存。热带地区夏季植被生长迅速,可作为动物饲料的副产物资源丰富,发展FTMR能够缓解热带地区饲料短缺问题,充分利用副产物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FTMR中的原料组成可以改善动物适口性,通过产品推广有效带动区域经济。文章从FTMR的研究现状、动物饲喂效果、在热带地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科学推广FTMR、提高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热带地区冬季粗饲料短缺问题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杂交鳢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徐田田;许丹;刘兴旺;

    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容易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耐运输及易加工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文章综述杂交鳢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营养需求以及杂交鳢饲料的蛋白源、功能性原料及添加剂的研究,以期为杂交鳢营养研究及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葫芦巴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张丽媛;魏曼琳;吴白乙拉;包美丽;包海林;

    葫芦巴是传统的豆科牧草,具有抗糖尿病、抗癌、降胆固醇、抗氧化和免疫活性等医学特性。葫芦巴除具有药用价值外,还被用作食品稳定剂、黏合剂、乳化剂和饲料添加剂等。文章综述葫芦巴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其在饲料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姬松茸多糖的修饰改造与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李芮芃;杨晶;洪亮;马吉飞;

    姬松茸是1种兼具药用性和食用性的名贵真菌,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膳食纤维,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感染与调节免疫力等多方面的功效。对姬松茸进行化学修饰与改造可以增强多糖原有的生物活性。文章对姬松茸多糖的修饰改造、抗病性及在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姬松茸多糖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二甲酸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张峰瑞;亢守亭;蔡锋隆;张建斌;

    二甲酸钾(KDF)是1种酸化剂。二甲酸钾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可以降低肠道pH值,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二甲酸钾能够替代抗生素,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文章主要论述二甲酸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猪、鸡、水生动物的影响,为二甲酸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水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世鹏;金志民;乔征磊;朴忠万;张隽晟;

    在水貂养殖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水貂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水貂养殖中的应用,并结合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阐述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在水貂养殖中的研究现状,为水貂饲料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马齿苋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张海青;

    马齿苋作为传统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文章就马齿苋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对马齿苋相关的功能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木本植物紫穗槐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赵军;杨逢春;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畜禽产品品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对紫穗槐的饲用价值和饲料化的开发利用进行综述,探讨紫穗槐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紫穗槐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v.44;No.526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