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伊芹;马明香;邢帅;谭雨箫;张笑笑;钱雅静;司红彬;
试验旨在研究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及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小鼠抵抗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预防效果。致病性试验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1/2倍剂量组、1倍剂量组、2倍剂量组、4倍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2.5×10~9、5.0×10~9、1.0×10~(10)、2.0×10~(10) CFU/mL的弗氏柠檬酸杆菌菌液(100μL/g体重),观察感染后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预防试验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牛至精油组、肉桂精油组及复合精油组(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组合)。小鼠口服精油7 d后腹腔注射弗氏柠檬酸杆菌,观察小鼠脏器载菌量、空肠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弗氏柠檬酸杆菌后出现眼球充血等临床症状后抽搐死亡。精油能够提高小鼠存活率,减少脏器载菌量和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缓解小鼠肠道损伤。研究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精油能够提高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阻止弗氏柠檬酸杆菌在小鼠肝脏及脾脏的定植,降低小鼠空肠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2023年22期 v.46;No.580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8K] - 朋毛德吉;王慧春;李嘉钰;胡樱;贾慧萍;刘阳阳;朱甜甜;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红甜菜多糖的提取效果。试验以红甜菜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超声辅助水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探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红甜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evag试剂、活性炭和石油醚依次对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时,在液料比90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的条件下,红甜菜多糖得率最高,提取率达2.33%;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5%。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红甜菜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率、色素去除率、脂肪去除率分别为29.73%、3.88%、2.76%。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所用提取溶剂少、耗时短、所需温度低、提取率高,更适用于红甜菜多糖的提取。
2023年22期 v.46;No.58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刘懿娴;赵莹;陈慧平;邹敏;
试验以紫穗槐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浓度、酶作用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取值范围。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紫穗槐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酶作用时间2 h、反应温度50℃,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8.31%,与理论模拟值8.40%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抗氧化试验表明,紫穗槐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79%和99.18%。紫穗槐叶多糖对脂质氧化也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约为2,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紫穗槐叶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紫穗槐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3年22期 v.46;No.580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刘雨然;杨慧莹;王蒙蒙;张梦圆;王燕;连科迅;谷新利;
试验旨在探究中草药提取物(ZY)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调节作用。选取72只产后3~5 d SPF级昆明雌鼠,随机选择12只为空白对照组(BC组),其余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Dex组)以及中草药提取物高(ZY-H组)、中(ZY-M组)、低(ZY-L组)剂量组,每组12只。除B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对环境适应后进行乳腺炎造模。造模结束2 h后,ZY-H组、ZY-M组、ZY-L组小鼠分别给药16、8、4 mg/g中草药提取物,Dex组小鼠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BC组及M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连续处理7 d。结果显示,M组小鼠乳腺组织中乳腺腺泡及腺泡管结构遭到破坏并伴有炎性浸润。与BC组相比,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M组相比,Dex组及ZY各剂量组小鼠乳腺组织病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病理组织学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IL-6、IL-8、MP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PAR-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各剂量中草药提取物均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有正向调节作用。
2023年22期 v.46;No.580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4K] - 王帅兵;张雅城;
试验旨在探讨大黄、诃子、五倍子、黄连、黄芩5种中药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测定了5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了5种中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和黄芩醇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水提物(P<0.05),诃子和黄连水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醇提物(P<0.05),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圈大小相近。五倍子抗菌作用最强,其水提物和醇提物MIC为7.81~15.63 g/L,大黄醇提物和诃子水提物抗菌作用次之,MIC均为15.63~31.25 g/L。选择抑菌作用更强的提取物两两组合,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组合、大黄醇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协同作用;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相加作用;大黄醇提物与黄芩醇提物、诃子水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无关作用;诃子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5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五倍子作用最强,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两两组合、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均可增强抗菌活性。
2023年22期 v.46;No.580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 宋鹏炜;孙畅;丁强;王鸿磊;
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裂褶菌胞外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并研究裂褶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配方为乳糖40 g/L、大豆蛋白胨8 g/L、3-吲哚丁酸1 mg/L、KH2PO42 g/L、MgSO4·7H2O 1 g/L,pH值6.0。优化后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6.01±0.38) g/L,为基础培养基的3.03倍。裂褶菌胞外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3.146、8.291 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分别为3.516、9.732 g/L;在相对湿度(RH) 43%、60%、81%环境中,裂褶菌胞外多糖60 h的吸湿率分别为28.0%、42.0%、50.9%,48 h内的保湿率为82.5%。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可明显提高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且裂褶菌胞外多糖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吸湿性及保湿性。
2023年22期 v.46;No.580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 郭松;覃珏靖;陈杨匀;梁湘兰;
试验旨在探究超声辅助提取瑶药血风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酮含量为响应值,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功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29组试验并进行验证性试验,初步分析血风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血风黄酮处理温度60℃的超声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6%、提取时间15min、液料比64 mL/g、超声功率20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血风黄酮含量为(52.52±0.25) mg/g。血风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2.50 g/L。研究表明,瑶药血风黄酮具有抗氧化和抗菌双重活性,具有成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潜力。
2023年22期 v.46;No.580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